患者男性,22歲,因發(fā)熱4天后皮膚鞏膜黃染7天,于5月15日入院。
患者于5月4日受涼后發(fā)熱,體溫39℃左右,伴有頭痛,咽痛,全身乏力,食欲減退,惡心,上腹部脹痛及右上腹隱痛。曾診斷為“上感及胃病”,給以銀翹片及雷尼替丁治療,4天后熱退,精神食欲稍好轉(zhuǎn),但旁人發(fā)現(xiàn)其皮膚黃染,病后大便稀,呈黃色,病后尿呈黃色,漸變?yōu)闈獠铇樱恐械?,無皮膚瘙癢及咳嗽等癥狀,無出血傾向。
既往體健,其母HBsAg(+),無長期藥史,未到過湖區(qū),同學中有類似患者多人。
查體:體溫37℃,脈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壓110/70mmHg,發(fā)育營養(yǎng)可,皮膚鞏膜明顯黃染,皮膚未見出血點、肝掌及蜘蛛痣,全身表淺淋巴結(jié)不大,頸軟,心肺正常,腹軟,肝在肋下1.5cm,質(zhì)軟,壓痛,表面光滑,脾可及0.5cm,質(zhì)軟,壓痛,膽囊區(qū)無壓痛,腎區(qū)無叩痛,膝反射存在,病理征(-)。
實驗室檢查:血常規(guī):血紅蛋白124g/L,白細胞5.8×10/L,中性粒細胞0.62,淋巴細胞0.38;尿常規(guī):尿蛋白(-),鏡檢正常,膽紅素(+),尿膽原(+);大便常規(guī)正常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最新試題
甲型和戊型肝炎都是以________為主要傳播途徑。
HBV基因組中C區(qū)分為____與____,編碼____和___。
肝功能檢查的指標中,AST與肝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guān);肝損程度與膽紅素含量呈正相關(guān),與PTA則呈反比
HEV有____和____之分。
HBV有4個開放讀碼區(qū),其中s區(qū)編碼的蛋白是____,前C區(qū)編碼___,C區(qū)編碼_____。
病愈后有持久免疫力的病毒性肝炎是()
在電鏡下觀察,HBV感染者血清中存在三種形式的顆粒:大球形顆粒、小球形顆粒和絲狀顆粒。
肝腎綜合征往往是嚴重肝病的終末期表現(xiàn),約半數(shù)病例有出血、放腹水、大量利尿、嚴重感染等誘因。
戊型肝炎的血清免疫學標記常用ELISA檢測___與___。
HEV基因組為單股負鏈RNA,全長7.2~7.6kb,含3個開放讀碼框架(O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