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與舊(節(jié)選)
王鼎鈞
文學創(chuàng)作貴乎創(chuàng)新,最忌守舊。什么叫做舊?有人說凡是已經寫出來的作品都是舊的,只有那還沒有創(chuàng)作出來的東西才是新的。也有人說,那沒有被人模仿過的作品才是新的,一經輾轉模仿便不免陳陳相因。這些說法都未免太嚴格,那“還沒有創(chuàng)作出來的東西”還沒有成為作品,無法觀察它的新舊,而作品,一經創(chuàng)作完成,只要它夠好,自會有許多作家受它吸引,學它的樣子,偉大的作品甚至能左右文風,形成時尚,就是所謂“管領風騷”。
“新”作品應該是業(yè)已創(chuàng)作完成的作品,它之所以“新”,并不是由于別人不曾模仿它,而是由于它沒有,或者幾乎沒有模仿別人。新不新向前比古人,不是向后比來者。“新”之可貴,在乎它增加了文學的總成果,用數字來表現,假定一國文學的總成果?,F在是一百,此時有一位作家能夠創(chuàng)新,則該國文學的總成果馬上增加為一百零一,如果沒有人創(chuàng)新,則大家寫來寫去其總成果仍為一百。中國文學史記述漢賦唐詩宋詞,西洋文學史記述古典浪漫寫實,都是從總成果著眼。近世難道沒有人用古典手法?當然也有。
漢賦唐詩、古典浪漫都是文學的大潮流,作家并不一定要掀起這種大潮流才算創(chuàng)新,小處著眼,作家無處不在“推陳出新”“因新得新”。在莎士比亞的劇本里面,李爾王失位出走,十分狼狽,有人看見了他,驚問“那不是國王嗎?”李爾王昂然回答“每一寸都是國王”,這句話是莎翁的創(chuàng)作。后來好萊塢為女明星瑪麗蓮・夢露宣傳,說她“每一寸都是女人”,這是模仿,如果我們也形容漢武帝唐太宗“每一寸都是君王”那就是因襲或抄襲。作家時時刻刻都在努力擺脫因襲,跳出模仿,從事創(chuàng)作,這是“推陳出新”。作家的嘗試也許會失敗,即使他失敗了,別的作家也可能從他的不成熟的作品里得到啟發(fā),以他的作品為“綠肥”,成功地培育出新種來,這是“因新得新”。由于“推陳出新”之必須,“因新得新”之可能,所以許多人都鼓勵創(chuàng)新,甚至寧愿忍受勇于創(chuàng)新所造成的一時的破壞與混亂。中國俗諺有“文從胡說起”,從這個角度看就不是胡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偷”是鼓勵因襲,“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謅”卻可能是鼓勵創(chuàng)作。
創(chuàng)新有沒有方法呢?有一個學畫的朋友努力想有與眾不同的風格,弄得廢寢忘食。有一天,他去拜訪他的老師討論這個問題。他的老師說:“如果你學我的畫,我有辦法教你,如果你想自成一派,我也不知道應該怎么辦,因為創(chuàng)新是沒有方法的。”我想有很多人贊成這位老師的說法,創(chuàng)新如果有方法,人人如法炮制,豈不都成了一代宗師?不過也不能把事情看得太死,方法是一回事,使用那方法的人能有多高的造詣是另一回事,“方法”能使人成為射手,不一定成為神射手,但是神射手也曾和射手一同受訓。我說過寫作好比燒瓷器,方法是公開的,但是有的師傅燒出來的瓷器特別精美。不僅此也,燒瓷器還有所謂“窯變”。這一窯瓷器燒出來走了樣,出現了“變體”,好得出奇,珍貴無比,到底為什么,誰也說不出原因來,你想使同樣的情況再出現一次嗎?簡直不可能!“窯變”沒有方法,燒瓷器有方法,而窯變是因燒瓷器才出現的。文學創(chuàng)作的方法大概也是如此,所以,如果有人說創(chuàng)新也有方法,我們不妨聽聽。
我在《靈感》中介紹過一本書:美國教育家奧斯朋寫的《實用想象學》。這本書反復說明創(chuàng)新的方法。他說的創(chuàng)新本是指工業(yè)發(fā)明,但是他說,工業(yè)發(fā)明與文學創(chuàng)作其理相通,兩者都是一種設計,因之,文學創(chuàng)作的訓練可以幫助工業(yè)產品發(fā)明新的設計,反過來說,工業(yè)發(fā)明的方法也可以使文學的產品更新。他的主張似乎呆板無趣,可是并非完全不值一顧。
(選自《文學主張》,王鼎鈞著,三聯(lián)書店2017年版)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https://static.ppkao.com/ppmg/img/appqrcode.png)
最新試題
《母親的心》第⑧段“母親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輕輕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剛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趕緊再一次撈起了螃蟹,如是者數次?!敝幸幌盗袆幼髅鑼懹惺裁醋饔茫?/p>
依照選文《論真性情》的觀點,請你從下面文化名人或者文學形象中選取一個,結合與其相關的文學作品對他是否有真性情進行評析。陶淵明、蘇軾、《孤獨之旅》中的杜小康
文章《論真性情》第⑸段寫到:“你說,得活出個樣兒來。我說,得活出個味兒來?!苯Y合上下文說說兩個加點短語的含義。
“紫檀沒有這些毛病”一句中“毛病”指的是什么?(請概括回答,答案含標點在內不能超過25個字)
紫檀有哪些特性?(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回答)
“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保ā逗商猎律罚┻@里荷葉給人的感受是()。
人們從《論語》中學得智慧的(),從《史記》中學得嚴肅的歷史(),從《正氣歌》學得人格的()。
欠債還錢,本是天經地義。父親卻勸“我”不必催促,你認同父親的這種做法嗎?說說你的看法。
下列對《雷雨》內容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這段文字的說明對象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