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26歲,夏季,寒戰(zhàn)、高熱6天,間日發(fā)作1次,退熱后活動如常,服氯喹及伯氨喹啉5天后感腰背痛,小便如醬油樣,量少,查體:鞏膜輕至中度黃染,肝右肋下1.0cm,脾左肋下1cm,血象:WBC9.9×109/L,N0.70,L0.30,Hb62g/L。
最可能的診斷是()
A.間日瘧并發(fā)黑尿熱
B.傷寒并發(fā)中毒性肝炎
C.病毒性肝炎合并急性溶血
D.嚴重細菌感染并發(fā)溶血
E.鉤體病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女,25歲,新婚4個月,間歇性畏寒、高熱,大汗后緩解,隔日1次,已有半個月。查體:脾臟腫大,余未見異常,血象:WBC4.6×109/L,N0.65,L0.30,Hb100g/L,平常月經(jīng)正常,現(xiàn)已停經(jīng)2個月,兒時有蠶豆病史。
最好的治療措施是()
A.氯喹+伯氨喹
B.奎寧
C.氯喹
D.乙胺嘧啶
E.奎寧+伯氨喹
女,25歲,新婚4個月,間歇性畏寒、高熱,大汗后緩解,隔日1次,已有半個月。查體:脾臟腫大,余未見異常,血象:WBC4.6×109/L,N0.65,L0.30,Hb100g/L,平常月經(jīng)正常,現(xiàn)已停經(jīng)2個月,兒時有蠶豆病史。
為了確診,首先哪項檢測()
A.血涂片找病原體
B.骨髓培養(yǎng)
C.肥達反應(yīng)
D.血培養(yǎng)
E.尿常規(guī)
女,25歲,新婚4個月,間歇性畏寒、高熱,大汗后緩解,隔日1次,已有半個月。查體:脾臟腫大,余未見異常,血象:WBC4.6×109/L,N0.65,L0.30,Hb100g/L,平常月經(jīng)正常,現(xiàn)已停經(jīng)2個月,兒時有蠶豆病史。
患者發(fā)熱最可能的原因是()
A.急性血吸蟲病
B.傷寒
C.瘧疾
D.革蘭陰性細菌敗血癥
E.惡性組織細胞增生癥
最新試題
對于感染地為間日瘧和惡性瘧混合流行區(qū)的臨床診斷病例,可選用的治療藥物是().
涂制厚血膜的最佳用血量應(yīng)該是多少().
瘧疾患者死亡的可能原因是由于().
對成年的瘧疾病例,在服藥的第4天,應(yīng)該提供氯喹與伯喹片數(shù)分別為().
瘧疾治療時,G6PD缺乏癥患者服用下列藥物中,可能產(chǎn)生溶血現(xiàn)象的藥物是()。
人感染瘧原蟲后在臨床上表現(xiàn)的免疫類型是().
哪種人體瘧原蟲寄生的紅細胞(薄血膜中)形狀邊緣呈傘矢狀/車輪狀().
瘧疾監(jiān)測時,為了不影響染色效果,稀釋的吉氏染液必須在多少時間內(nèi)用完().
瘧疾患者紅細胞受破壞或溶解,除了由于寄生的瘧原蟲成熟裂殖體引起紅細胞破壞外,還可能是由于().
制作瘧疾血涂片時為了達到最佳的染色效果,常用染液的稀釋用水和染色的沖洗用水的pH值應(yīng)該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