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歲男性,因上腹部不適及黑便作胃鏡檢查,胃竇部粘膜嚴(yán)重充血,水腫,小彎處有多處粘膜剝脫及粘膜下出血點。活檢報告:粘膜中性白細胞,淋巴細胞浸潤,血管破裂及出血。
診斷最可能是()
A.急性糜爛性胃炎
B.胃竇部多發(fā)性潰瘍
C.萎縮性胃炎
D.慢性淺表性胃炎
E.胃泌素瘤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男,55歲,間歇上腹不適5年,餐后加重,噯氣。胃液分析結(jié)果:基礎(chǔ)胃酸分泌量(BAO)為0(正常值1~2mmol/h),最大胃酸分泌量(MAO)為5mmol/h(正常值17~23mmol/h),壁細胞總數(shù)(PCM)為2.5×10個。
診斷慢性胃炎,首選下列哪項最為適宜()
A.胃液分析
B.臨床表現(xiàn)
C.胃鏡檢查
D.X線檢查
E.酶學(xué)檢查
男,55歲,間歇上腹不適5年,餐后加重,噯氣。胃液分析結(jié)果:基礎(chǔ)胃酸分泌量(BAO)為0(正常值1~2mmol/h),最大胃酸分泌量(MAO)為5mmol/h(正常值17~23mmol/h),壁細胞總數(shù)(PCM)為2.5×10個。
下列哪種疾病可見血清胃泌素減少()
A.胃潰瘍
B.慢性十二指腸球炎
C.淺表性胃炎
D.十二指腸潰瘍
E.慢性萎縮性胃竇胃炎
男,55歲,間歇上腹不適5年,餐后加重,噯氣。胃液分析結(jié)果:基礎(chǔ)胃酸分泌量(BAO)為0(正常值1~2mmol/h),最大胃酸分泌量(MAO)為5mmol/h(正常值17~23mmol/h),壁細胞總數(shù)(PCM)為2.5×10個。
診斷最可能的疾病是()
A.胃潰瘍
B.十二指腸球部潰瘍
C.慢性淺表性胃炎
D.慢性萎縮性胃炎
E.胃癌
女,49歲,上腹脹滿5年,2個月來食欲不振,全身無力,體檢無明顯異常發(fā)現(xiàn),X線鋇餐未見異常。胃鏡活檢:炎性細胞浸潤及腸上皮化生,未見腺體萎縮。
淺表性胃炎胃鏡改變正確的是()
A.皺襞平坦
B.皺襞變細
C.粘膜蒼白
D.可透見粘膜下血管網(wǎng)
E.粘膜紅白相間,散在糜爛、滲出
女,49歲,上腹脹滿5年,2個月來食欲不振,全身無力,體檢無明顯異常發(fā)現(xiàn),X線鋇餐未見異常。胃鏡活檢:炎性細胞浸潤及腸上皮化生,未見腺體萎縮。
應(yīng)診斷為()
A.胃粘膜脫垂
B.早期胃癌
C.慢性萎縮性胃炎
D.慢性淺表性胃炎
E.胃神經(jīng)癥
最新試題
應(yīng)激造成的急性胃炎, 病變多位于胃竇部
不典型增生
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的常見原因為()
假性幽門腺化生
促胃液素參與胃、十二指腸粘膜的防御和修復(fù)
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出血一般為少量,間歇性,可自止,胃粘膜可有多發(fā)性糜爛,點片狀出血和淺小潰瘍
男性,35歲。嘔咖啡樣物500ml,黑便2次入院。否認(rèn)肝炎,潰瘍病史。因關(guān)節(jié)炎經(jīng)常服用止痛藥。查體:BP110/70mmHg,P:90次/分,輕度貧血貌,鞏膜無黃染,無肝掌及蜘蛛痣。心肺正常,腹軟,劍下正中輕壓痛,肝脾肋下未及。(1)該病人消化道出血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2)消化道出血誘因是什么?(3)為明確診斷應(yīng)在什么時候,做何種檢查?
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的內(nèi)鏡特征為________________。
慢性胃炎按病變的解剖部位來分類,可以分幾類,其主要鑒別點有哪些?
依據(jù)新悉尼系統(tǒng)的分類方法,慢性胃炎分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