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正常
B.少尿
C.無尿
D.多尿
E.尿閉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先囑患者排尿、排便
B.每次用量500~1000ml
C.溶液溫度39~41℃
D.行大量不保留灌腸一次,排除糞便和氣體
E.液面距肛門40~60cm
A.間歇性夾管,每4h開放1次
B.按醫(yī)囑進(jìn)行膀胱沖洗
C.每周更換導(dǎo)尿管1次
D.定時擠壓集尿袋以防引流不暢
E.每日更換集尿袋并記錄尿量
患者,男,26歲。建筑工人,烈日下戶外操作4小時后,感覺頭暈,頭痛,少汗?;颊呱裰厩宄嫔奔t,體溫40.5℃,脈搏110次/分,呼吸30次/分。疑為“輕度中暑”。
物理降溫后,測得體溫為38.9℃,在體溫單的記錄方式是()
A.紅圈紅虛線與降溫前體溫相連
B.紅點紅虛線與降溫前體溫相連
C.藍(lán)點藍(lán)虛線與降溫前體溫相連
D.藍(lán)圈藍(lán)虛線與降溫前體溫相連
E.紅圈藍(lán)虛線與降溫前體溫相連
患者,男,26歲。建筑工人,烈日下戶外操作4小時后,感覺頭暈,頭痛,少汗。患者神志清楚,面色潮紅,體溫40.5℃,脈搏110次/分,呼吸30次/分。疑為“輕度中暑”。
灌腸過程中患者感覺腹脹有便意,處理方法是()
A.拔出肛管,停止灌腸
B.移動肛管,觀察流速
C.?dāng)D捏肛管,囑患者稍加忍耐
D.降低灌腸筒,囑患者深呼吸
E.加大灌腸壓力,快速灌入
患者,男,26歲。建筑工人,烈日下戶外操作4小時后,感覺頭暈,頭痛,少汗。患者神志清楚,面色潮紅,體溫40.5℃,脈搏110次/分,呼吸30次/分。疑為“輕度中暑”。
灌腸操作下列哪一項步驟是正確的()
A.為患者置右側(cè)臥位
B.灌腸液800ml,液溫4℃
C.插管深度13~15cm
D.液面距肛門30cm
E.囑患者灌腸10~15分鐘后排出液體
最新試題
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取決于腎臟的_________功能,與尿量成_________比,若尿比重經(jīng)常固定于_________左右,提示腎功能嚴(yán)重障礙。
休克患者留置導(dǎo)尿的目的是()
灌腸過程中需立即停止操作的指征有()
腸道本身的疾病或身體其他系統(tǒng)的病變均可影響正常排便。如大腸癌、結(jié)腸炎可致排便次數(shù)_________,脊髓損傷可致排便_________。
參與排泄的主要器官,分盲腸、結(jié)腸、_________和_________4個部分。
當(dāng)患者膀胱高度膨脹時,第一次放尿不得超過_________ml,如大量放尿可導(dǎo)致_________和_________。
下列措施中是利用條件反射促進(jìn)排尿的是()
大量不保留灌腸常用的溶液有()
糞便推入直腸時,刺激_________,其興奮沖動經(jīng)__________和_________神經(jīng)傳至初級排便中樞,同時上傳到_________,引起便意和排便反射。
留置導(dǎo)尿的常規(guī)護理下列正確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