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從黃帝時代開始,中國文獻開始頻繁地出現對戰(zhàn)爭的記載。下列()戰(zhàn)爭標志著決定了中原霸權的歸屬。
A.黃帝與炎帝的戰(zhàn)爭
B.黃帝與蚩尤的戰(zhàn)爭
C.禹對三苗的戰(zhàn)爭
D.舜對“四兇”的戰(zhàn)爭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從公車上書到百日維新之間的一段時間內,康有為及其同道進行了一系列準備活動,他們通過組織各種學會、辦學、辦報、演說、上奏章、著書立說來宣傳自己的主張,爭取社會的支持。在天津,()于1897年10月創(chuàng)辦了《國聞報》。
A.康有為
B.梁啟超
C.嚴復
D.黃遵憲
2.單項選擇題慈禧太后于1905年9月1日,頒布實施“預備立憲”的詔書,標志著清末預備立憲的正式啟動。這份詔書在中國維新立憲人士中間引起了很大反響。遠在國外的康有為、梁啟超,立即修改其策略,將“保皇會”改為(),準備回國參與清廷預備立憲的工作。
A.憲政公會
B.自治會
C.憲政籌備會
D.國民憲政會
3.單項選擇題慈禧太后于1905年9月1日,頒布實施“預備立憲”的詔書,標志著清末()的正式啟動。
A.新政
B.預備立憲
C.戊戌變法
D.洋務運動
4.單項選擇題曹魏時期,侍中的權力進一步增強,已與尚書一同“綜理萬機”。晉代,侍中寺進而發(fā)展成為(),主管政事范圍也不斷擴大,侍中的地位大體與尚書、中書比肩。
A.門下省
B.中書省
C.尚書省
D.尚書臺
5.單項選擇題曹魏末年,尚書省變成了執(zhí)行機構,中書省則變成了出令機構,()成了真宰相。
A.中書令
B.尚書令
C.中書監(jiān)
D.侍中
![](https://static.ppkao.com/ppmg/img/appqrcode.png)
最新試題
土司制度的徹底廢除是什么時候?()
題型:單項選擇題
1943年國民政府體制改革,五院院長改向()負責。
題型:單項選擇題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廟禮儀,郎中令掌宮殿警衛(wèi),少府負責皇家財政及官府手工業(yè),宗正負責皇室宗族事務等。這反映了古代中國政體的本質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周代統治者對冊封給官員的諸多權力中,最核心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明代六部中掌管民政和財政工作的部門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秦始皇實行的地方行政機構和基層組織有()
題型:多項選擇題
下列屬于中國古代御史“風聞言事”制度的優(yōu)長有()。
題型:多項選擇題
在元人葉子奇《草木子》一書中記載,元世祖忽必烈有一個說法:管行政的中書省是我的左手,管軍事的樞密院是我的右手,管監(jiān)察的御史官是我用來醫(yī)治這兩手的。這說明監(jiān)察制度的實質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漢武帝設十三州刺史,宋太祖設置通判。古代帝王采取這些措施的目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南京國民政府的公務員考試包括()。
題型:多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