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文(論述類、實用類)閱讀(10分。填空題4分。選擇題6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題。
常識教育牽涉以下重大命題:培養(yǎng)健全人格,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傳承人類社會的基本核心價值觀,塑造基本社會共識;傳承人類優(yōu)秀思想文化學術;在傳承的基礎上進行文化創(chuàng)新和促進社會進步。
換言之,常識教育的命意和專業(yè)化教育不一樣,后者主要措意于培養(yǎng)專業(yè)技術人才和職業(yè)個體,乃至于螺絲釘似的現(xiàn)代“部件人”(工具主義個體),或為學術而學術,為科技而科技,專意在促進專業(yè)學術發(fā)展和科技進步(有時甚至可能忽略對科學技術的價值判斷和倫理反思),常識教育則有著眼于人的全面發(fā)展,培育具有獨立思考能力和道德判斷的自由個體,以及隨之而來的普遍的人文精神氛圍和社會公共生活,抵御知識的異化,人的異化,制度的異化與社會的異化,促進社會的共同福祉。
另外,專業(yè)化教育往往著眼于知識的精深,常識教育則著眼于知識的基本、根本與全面,一為專家之學,一為通人之學,但這里的通人之學又不同于中國古代“通者千篇以為,萬卷以下,通人也”的通儒碩學,或所謂的“大通人”(仍是相對而言),這顯然只能要求極少一部分人。此處所謂的通人并非意味著博聞廣識,無所不通,事實上以為類有限的時間精力和智力水平而言,不可能做到“天上地下,無所不知”的地步,而在于對涉及人與自己、與他人、與社會、與世界之間關系的基本常識的了解,尤其是涉及個體心靈生活和現(xiàn)代公共生活的最基本相關知識的掌握。換言之,常識教育或通識教育永遠是與人類知識水平和智力水平相對而言的,是對最核心、最重要的基本常識的教育與掌握。
就此而言,常識教育或通人教育就是人的教育,旨在立人,培養(yǎng)基本的人,或所謂的“小通人”。專家亦必須具備“小通人”的相關常識,即先成為基本自由個體,然后才是專家和成就專家之學。“大通人”則不敢苛求所有個體,而且“大通人”亦可或亦段有一二專家之學,而有專家之成就業(yè)績。專家之學不必苛求所有個體,“小通人”之學卻須人人具備,這便只能通過教育,亦即普及的常識教育來實現(xiàn)。一個國家和社會的教育素質和水平,便決定了一個國家和社會的人及其生活的整體品質和水平。常識教育水平高,則人民安居樂業(yè),自由幸福指數(shù)高,社會穩(wěn)定,國家繁榮昌盛。
A.常識教育是培養(yǎng)自由個體、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和社會共同進步的通人教育。
B.常識教育關涉到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個體心靈生活和現(xiàn)代社會公共生活等問題
C.常識教育要求掌握人類最核心和最重要的知識,是抵御知識的異化的教育。
D.常識教育是伴隨人類知識水平和智力水珠變化而不斷變化的普及性教育。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雪屋記 (明 杜瓊)
吳有儒曰徐孟祥氏,讀書績文,志行高潔,家光福山中。相從而學問者甚夥,其聲名隱然于郡國??N紳大夫游于西山,必造其廬焉。孟祥嘗結廬數(shù)椽,覆以白茅,不事華飾,惟粉堊其中,宛然雪屋也。既落成,而天適雨雪,遂以“雪屋”名之。范陽盧舍人為古隸以扁之,縉紳之交于孟祥者,為詩以歌詠之,征予為之記。
夫玄冥司令,草木消歇閉塞,成冬之時,天地積陰之氣,濕而為雨,寒而為雪,緩緩而下,一白千里,遍覆于山林大地,萬物埋沒無所見,其生意不幾息乎?熟知生意反愚于其中也。故冬至之節(jié),居小雪之后,大雪之前,而一陽已生于五陰之下矣。由是臘中有雪,則來春有收,人亦五疾疹之患。是雪也,非獨以其色之潔白為可尚也,蓋有生意弭災之功在焉。太古之人,或巢于木,或處于穴,木處而顛,土處而病也。圣人為屋( )居,冀免( )二者( )患而已矣,初未嘗有后世華侈之飾也,孟祥讀書學古,結茅為屋,不事華侈,其古者與?今又濟之以雪,豈亦表其高潔之志行也歟?寧獨是邪?孟祥之匿于深山而不為世用窮而在下如冰雪冱寒之窮冬也及其以善及人而有成物之心其不為果哉者則又如雪之有生物弭災之功也,以屋名雪,謳不韙歟?至若啟斯屋而觀夫雪之態(tài)度,則見于諸作者之形容,予不暇多記也。
(選自《金蘭集》,中華書局2013年版)
A、“雪屋”外覆白茅,內涂白堊,不事奢華,與古人造屋儉樸實用的特點相吻合。
B、大學遍覆山林大地,埋沒萬物,看似悄無聲息,但其中孕育的生機能消除災禍。
C、徐孟祥志行高潔,推善及人,隱居深山而相從問學著眾,不求名利而聲名遠播。
D、文章由屋及雪,敘寫雪之寓意,以雪喻人,凸顯人之品格,脈絡清晰行文曉暢。
最新試題
建安文學的代表作家合稱為“三曹”,他們的關系是()。
根據(jù)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特點,面對大院的門口,你的左手邊是()方向。
古書中男子手中常握有“三尺”,這“三尺”指的是()。
我國古代用來紀時、紀月的“地支”一共有()個字。
著名民樂作品《二泉映月》一般是用()樂器演奏的。
《西游記》中,孫悟空的武器金箍棒又叫()。
《南華經(jīng)》是()著作的別稱?
修身、齊家、治國三者中、()是做人的根本。
發(fā)明“麻沸散”、被稱為“外科圣手”的是我國古代()醫(yī)學家。
“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是我國哪座城市的特色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