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用于篩分析的試樣,其顆粒的公稱直徑不應大于5.00mm。試驗前應先將來樣通過公稱直徑5.00mm的方孔篩,并計算篩余。
B、用于篩分析的試樣,其顆粒的公稱直徑不應大于10.0mm。試驗前應先將來樣通過公稱直徑10.0mm的方孔篩,并計算篩余。
C、稱取經(jīng)縮分后樣品不少于550g兩份,分別裝入兩個淺盤,在(105±5)℃的溫度下烘干至恒重。冷卻至室溫備用。
D、稱取經(jīng)縮分后樣品不少于550g兩份,攤在潔凈的地面上風干后,分別裝入兩個淺盤備用。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顆粒級配
B、含水率
C、堆積密度
D、含泥量
E、緊密密度
F、泥塊含量
A、碎石或卵石的縮分時,應將樣品置于平板上,在自然狀態(tài)下拌均勻,并堆成錐體,然后沿互相垂直的兩條直徑把錐體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對角的兩份重新拌勻,再堆成錐體。
B、碎石或卵石的縮分時,應將樣品置于平板上,在自然狀態(tài)下拌均勻,并堆成厚度約為20mm的“圓餅”狀,然后沿互相垂直的兩條直徑把“圓餅”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對角的兩份重新拌勻,再堆成“圓餅”狀。
C、重復A選項的試驗過程,直至把樣品縮分后的材料量略多于進行試驗所需量為止。
D、重復B選項的試驗過程,直至把樣品縮分后的材料量略多于進行試驗所需量為止。
A、將樣品置于平板上,在潮濕狀態(tài)下拌和均勻,并堆成厚度約為20mm的“圓餅”狀,然后沿互相垂直的兩條直徑把“圓餅”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對角的兩份重新拌勻,再堆成“圓餅”狀。
B、將樣品在潮濕狀態(tài)下拌和均勻,然后通過分料器,留下兩個接料斗中的一份,并將另一份再次通過分料器。
C、重復A選項的試驗過程,直至把樣品縮分后的材料量略多于進行試驗所需量為止。
D、重復B選項的試驗過程,直至把樣品縮分后的材料量略多于進行試驗所需量為止。
A、將樣品置于平板上,在潮濕狀態(tài)下拌和均勻,并堆成厚度約為20mm的“圓餅”狀,然后沿互相垂直的兩條直徑把“圓餅”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對角的兩份重新拌勻,再堆成“圓餅”狀。
B、將樣品在潮濕狀態(tài)下拌和均勻,然后通過分料器,留下兩個接料斗中的一份,并將另一份再次通過分料器。
C、重復A選項的試驗過程,直至把樣品縮分后的材料量略多于進行試驗所需量為止。
D、重復B選項的試驗過程,直至把樣品縮分后的材料量略多于進行試驗所需量為止。
A、貝殼含量
B、石粉含量
C、氯離子含量
D、堅固性
E、堿含量
最新試題
依據(jù)GB/T14685-2011標準要求,建設(shè)用石可分為碎石跟卵石。()
依據(jù)GB/T14648-2011標準要求,砂的氯化物精確至()
依據(jù)GB/T14684-2011標準要求,亞甲藍(MB)值測定應篩除2.36及2.36以上的顆粒。()
依據(jù)GB/T14648-2011標準要求,皮帶上砂取樣應取()組成一組樣品。
依據(jù)GB/T14685-2011標準要求,檢驗碎石表觀密度試驗使用到的方法()
依據(jù)GB/T14684-2011標準要求,機制砂MB值>1.4時,可與天然砂含泥量要求指標一樣。()
依據(jù)GB/T14684-2011,機制砂的壓碎值需要用到哪些篩子()
依據(jù)GB/T14684-2011,砂中有害物質(zhì)有哪些()
依據(jù)GB/T14648-2011標準要求,含泥量試驗過程中,水面應高于試樣面()
依據(jù)GB/T14685-2011標準要求,緊密堆積密度在桶底放置的鋼筋直徑為()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