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脛骨嵴
B.小腿前縱軸
C.小腿后縱軸
D.與脛骨縱軸平行
E.與腓骨縱軸平行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脛骨嵴
B.小腿前縱軸
C.小腿后縱軸
D.與脛骨縱軸平行
E.與腓骨縱軸平行
A.腹部按摩
B.神經(jīng)阻滯技術
C.肛門牽張技術
D.盆底肌訓練
E.飲食控制
A.腹部按摩
B.神經(jīng)阻滯技術
C.肛門牽張技術
D.盆底肌訓練
E.飲食控制
患者女,25歲。車禍傷致左足下垂1個月,經(jīng)康復治療,發(fā)現(xiàn)左脛骨前肌肌力1級,復查強度-時間曲線發(fā)現(xiàn),曲線由右向左移,并出現(xiàn)紐結,最短反應時為250ms,基強度20mA。繼續(xù)行神經(jīng)肌肉電刺激療法。
為避免興奮正常肌肉和感覺神經(jīng),最適宜的低頻脈沖的波形是()。A.方波
B.尖波
C.正弦波
D.梯形波
E.指數(shù)曲線波
患者女,25歲。車禍傷致左足下垂1個月,經(jīng)康復治療,發(fā)現(xiàn)左脛骨前肌肌力1級,復查強度-時間曲線發(fā)現(xiàn),曲線由右向左移,并出現(xiàn)紐結,最短反應時為250ms,基強度20mA。繼續(xù)行神經(jīng)肌肉電刺激療法。
采用雙極法,相對容易使左脛骨前肌產(chǎn)生有效收縮,電極最佳的位置()。A.脛骨前肌運動點的內(nèi)外側
B.脛骨前肌運動點近端(+),遠端(-)
C.脛骨前肌運動點近端(-),遠端(+)
D.腓骨小頭下(+),脛骨前肌運動點(-)
E.腓骨小頭下(-),脛骨前肌運動點(+)
最新試題
Berg 平衡量表總積分最高為()。
屬于排尿訓練手法的是()。
偏癱治療中應用多種感覺刺激誘發(fā)肌肉反應的技術是()。
有剛能感覺到的溫熱感,屬于()。
患者女,50歲。消瘦乏力,常覺上腹不適、飽脹,進食尤為明顯,胃腸鋇透檢查:胃部明顯向下向左移位,臨床診斷為:胃下垂。該患者首選的治療是()。
為該患者測量大腿殘端圍度,則從測量起點到殘端末端測量一次的間隔應是()。
患者女,62歲。腦出血1月余,左側偏癱。為進一步治療入住康復科。查體:神清,言語不清,特征為說話緩慢費力,鼻音過重,舌交替運動差,左側肢體有運動功能障礙,肌張力增高,該患者的構音障礙屬于()。
采用雙極法,相對容易使左脛骨前肌產(chǎn)生有效收縮,電極最佳的位置()。
患者能獨自穿脫所有衣服、系鞋帶,應用改良Barthel 指數(shù)評分時,穿衣項目的得分為()。
患者女,55歲。右小腿外側皮膚破潰化膿1周。查體可見右小腿外側直徑約4cm×4cm 皮膚破潰,表面有膿性分泌物。該患者首選的物理治療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