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晚幼粒細胞
B.桿狀核和分葉核細胞
C.原始粒細胞、早幼粒細胞、中幼粒細胞
D.4~5次
E.2~3次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環(huán)狀鐵陽性
B.細胞外鐵陽性
C.AS-DNAE陽性且陽性被NaF抑制
D.AS-DNAE陽性且陽性不被NaF抑制
E.AS-DNAE陽性且部分陽性被NaF抑制
A.大于20%
B.大于10%
C.大于5%
D.大于30%
E.大于15%
A.ALL
B.AML-M7
C.AML-M6
D.AML-M3
E.AML-M0
A.CML白血病患者有大約10%Ph染色體陽性
B.Ph染色體僅見于粒細胞
C.是1955年首次在美國費城發(fā)現(xiàn)的CML髓細胞中有特征的染色體
D.少部分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也可出現(xiàn)Ph染色體
E.Ph染色體是指t(9,22)(q34;q12)
A.細胞體積由小變大,胞漿由少到多
B.核漿比例由大變小
C.核染色質(zhì)結(jié)核由緊密粗糙到疏松細致
D.胞質(zhì)顆粒從有到無
E.核仁由無到有
最新試題
形態(tài)學(xué)檢查時見到Auer小體可以排除()
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的臨床特征有()
近年T-ALL采用的特異性一線單抗有()
診斷良性單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癥應(yīng)排除多發(fā)性骨髓瘤,兩者的區(qū)別包括()
真性紅細胞增多癥與繼發(fā)性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的區(qū)分可參考下列哪些指標()
臨床上將戈謝病分哪幾型()
某患兒,出生9個月畏食嘔吐、肝脾大、皮膚干燥呈蠟黃色、肌無力。X線肺部檢查見有網(wǎng)點狀陰影。外周血檢查見紅細胞和血小板減少,白細胞數(shù)正常,但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的胞質(zhì)中可見有空泡。骨髓檢查可見少量胞體較大的細胞;該細胞呈圓形、橢圓形。胞核較小、呈圓或橢圓形。胞質(zhì)豐富并充滿大量泡沫。細胞化學(xué)染色結(jié)果如下:POX(-)、SBB(+)、PAS見泡壁弱陽性,空泡中心陰性。堿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試分析該病案。
可以發(fā)現(xiàn)R-S細胞的疾病包括下列哪些()
者,男,54歲。因高熱、消瘦1個月,伴身目黃染、乏力10天入院。體格檢查:T39℃,R24次/分,P100次/分,Bp12/8kPa。貧血貌,急性病面容,全身淺表淋巴結(jié)無腫大,肝肋下2cm,脾肋下2cm,無胸骨壓痛。實驗室檢查:WBC1.2×10/L,N59%,L41%,Hb78g/L,PLT32×10/L,RetO.2%。尿、糞常規(guī)正常。腎功能正常。肝功能:ALT250U/L,AST238U/L,LDH1300U/L,ALB30g/L,TP72g/L,乙肝兩對半陰性。4次血培養(yǎng)均陰性,血找瘧原蟲3次均陰性,肥達反應(yīng)、外斐反應(yīng)均陰性。血免疫球蛋白正常。ENA全套陰性。骨髓:有核細胞增生活躍,粒系20%,紅系13.5%,淋巴細胞45.5%,組織細胞22%,其中異常組織細胞6%,該類細胞大小不等,核不規(guī)則,漿嗜堿,無顆粒,核仁1~3個不等,POX陰性,NAE陰性,NAP積分為45分。全片未見巨核細胞,血小板罕見。第二次復(fù)查骨髓,見異常組織細胞22%,形態(tài)同前。B超顯示:雙腎無異常,肝大,脾大,少量腹腔積液??股刂委煙o效。試分析該病案。
女,30歲,主訴腹部不舒服,近來加重。查體:脾肋下10cm,肝肋下3cm。血常規(guī)檢查:Hb100g/L,WBC4.8×109/L,BPC84×109/L,涂片分類:未見明顯異常細胞;骨髓檢查:有核細胞增生明顯活躍,粒紅比2.5:1,片中有大量形態(tài)特殊的細胞,其胞體50~80μm。胞質(zhì)豐富,其中含有許多空泡,核較小,染色質(zhì)疏松,核仁未見。SBB及PAS染色呈陽性,POX及ACP染色陰性。家族中有類似的病人。試分析該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