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題康熙六年七月十二日(1667年8月30日),康熙批準了由吏部匯奏并經御前會議討論通過的全國性地方行政區(qū)劃和官制政革意見,其中,()正式分為江蘇、安徽兩省,改左布政使為安徽布政使,使安徽省三司健全,因此,康熙六年(1667)一般認為是安徽建省標志。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問答題試述徐州文化的特征。
2.問答題試述江蘇老字號文化的特征。
3.問答題試述江蘇南北文化的包容性特征。
4.名詞解釋古代的江蘇“私學”有哪些類型?
5.名詞解釋江蘇經濟文化有哪些特征?
最新試題
宿豫地名因春秋時()人曾遷于此而得名。
題型:填空題
宿遷以()、()等為代表的白酒企業(yè)在社會文明及城鄉(xiāng)經濟建設中貢獻卓著。
題型:填空題
揚州境內主要湖泊有()、寶應湖、()、邵伯湖等。
題型:填空題
邳州大墩子、劉林、新沂花廳等遺址,是()文化的代表性遺存。
題型:單項選擇題
揚州蕃釐觀,俗稱瓊花觀,始建于()成帝元延二年。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下草灣新人遺址位于()縣雙溝鎮(zhèn)下草灣引河東岸,南臨淮河,北濱洪澤湖。
題型:單項選擇題
()市山海齊觀,平原、大海、高山齊全。
題型:單項選擇題
宿遷市為全國唯一擁有()、()兩大天然淡水湖的省轄市。
題型:填空題
呂四漁民號子是()市呂四及周邊地區(qū)一帶漁民在海上集體下網、捕魚等勞動過程中傳唱的漁歌。
題型:單項選擇題
豐縣,因()流經境內,物產豐富,農畜并茂而得名。
題型:填空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