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題:
甲公司系國有獨資公司,經批準自2004年1月1日起執(zhí)行《企業(yè)會計制度》。甲公司對所得稅一直采用債務法核算,適用的所得稅稅率33%.甲公司自設立以來,一直按凈利潤的10%計提法定盈余公積,按凈利潤的5%計提法定公益金,不計提任意盈余公積。
(1)為執(zhí)行《企業(yè)會計制度》,甲公司對2004年以前的會計資料進行復核,發(fā)現(xiàn)以下問題:
①甲公司自行建造的辦公樓已于2003年6月30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tài)并投入使用。甲公司未按規(guī)定在6月30日辦理竣工決算及結轉固定資產手續(xù)。2003年6月30日,該“在建工程”科目的賬面余額為2000萬元。2003年12月31日該“在建工程”科目賬面余額為2190萬元,其中包括建造該辦公樓相關的專門借款在2003年7月至12月期間發(fā)生的利息50萬元,應計入管理費用的支出140萬元。
該辦公樓竣工決算的建造成本為2000萬元。甲公司預計該辦公樓使用年限為20年,預計凈殘值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至2004年1月1日,甲公司尚未辦理結轉固定資產手續(xù)。
②以400萬元的價格于2002年7月1日購入的一套計算機軟件,在購入當日將其作為管理費用處理。按照甲公司的會計政策,該計算機軟件應作為無形資產確認入賬,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采用直線法攤銷。
②將A設備的折舊方法由年限平均法變更為年數(shù)總和法。A設備系公司2002年6月購入并投入使用,入賬價值為330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為300萬元。該設備用于公司行政管理。
(3)2004年7月1日,鑒于更為先進的技術被采用,經董事會決議批準,決定將B設備的使用年限由10年縮短至6年,預計凈殘值為零,仍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B設備系2002年12月購入,并于當月投入公司管理部門使用,入賬價值為10500萬元;購入當時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預計凈殘值為500萬元。
假定:
(1)甲公司上述固定資產的折舊年限、預計凈殘值以及折舊方法均符合稅法的規(guī)定。
(2)上述會計差錯均具有重要性。
要求:
(1)對資料(1)中的會計差錯進行更正處理。
(2)對資料(2)中甲公司首次執(zhí)行《企業(yè)會計制度》進行的會計變更進行會計處理。
(3)根據(jù)資料(3)中的會計變更,計算B設備2004年應計提的折舊額。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收到的出口退稅款
B.收到短期投資的現(xiàn)金股利
C.轉讓無形資產所有權取得的收入
D.出租無形資產使用權取得的收入
E.為其他單位提供代銷服務收到的款項
A.按規(guī)定計算繳納的房產稅
B.按規(guī)定計算繳納的土地使用稅
C.收購未稅礦產品代扣代繳的資源稅
D.委托加工應稅消費品收回后直接用于銷售的,由受托方代扣代繳的消費稅
E.委托加工應稅消費品收回后用于連續(xù)生產應稅消費品的,由受托方代扣代繳的消費稅
A.轉回短期投資計提的跌價準備
B.固定資產計提的減值準備
C.對外出售不需用原材料實現(xiàn)的凈損益
D.債務重組中債權人收到的現(xiàn)金小于重組債權賬面價值的差額
E.債務重組中債務人轉讓的非現(xiàn)金資產賬面價值和相關稅費之和小于重組債務賬面價值的差額
A.對于當期發(fā)生的重大會計差錯,調整當期相關項目的金額
B.對于發(fā)現(xiàn)的以前年度影響損益的重大會計差錯,應當調整發(fā)現(xiàn)當期的期初留存收益
C.對于比較會計報表期間的重大會計差錯,編制比較會計報表時應調整各該期間的凈損益及其他相關項目
D.對于年度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會計報告批準報出日發(fā)現(xiàn)的報告年度的重大會計差錯,作為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處理
E.對于比較會計報表期間以前的重大會計差錯,應當調整比較會計報表最早期間的期初留存收益和其他相關項目
最新試題
為建造固定資產借入的專門借款的利息,屬于建設期間發(fā)生的,計入()。
頭腦風暴要避免下列()思想。
思維的深刻性品質,是指()。
下列關于改建、擴建或修繕建筑時處理正確的有()。
無形資產預期不能為單位帶來服務潛力或經濟利益的,予以核銷的金額為()。
關于固定資產的確認時點說法正確的有()。
下列關于固定資產折舊的表述中,不正確的是()。
政府會計主體外購的無形資產,其成本不包括()。
戴上黑色思考帽,人們可以運用()的看法,合乎邏輯的進行批判,盡情發(fā)表負面的意見,找出邏輯上的錯誤。
無形資產,是指政府會計主體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tài)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