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30歲。5年前右頸部觸及蠶豆大小的腫塊,無不適,近半年來增大明顯且有聲嘶。檢查:甲狀腺右葉腫塊直徑3cm,隨吞咽活動,無壓痛,質硬,左葉不大。B超示右甲狀腺單結節(jié),邊界欠清,內有強光點,右頸淋巴結腫大。測血T3、T4、TSH值正常,TPOAb不高。
該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
A.甲狀腺乳頭狀癌
B.甲狀腺腺瘤
C.甲狀腺未分化癌
D.橋本甲狀腺炎
E.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女,30歲。5年前右頸部觸及蠶豆大小的腫塊,無不適,近半年來增大明顯且有聲嘶。檢查:甲狀腺右葉腫塊直徑3cm,隨吞咽活動,無壓痛,質硬,左葉不大。B超示右甲狀腺單結節(jié),邊界欠清,內有強光點,右頸淋巴結腫大。測血T3、T4、TSH值正常,TPOAb不高。如果該患者經手術治療,術后發(fā)生咽干、進食時嗆咳、發(fā)音不響、聲嘶。手術并發(fā)癥是()。
A.喉返神經損傷
B.喉上神經損傷
C.迷走神經損傷
D.膈神經損傷
E.副神經損傷
女,30歲。5年前右頸部觸及蠶豆大小的腫塊,無不適,近半年來增大明顯且有聲嘶。檢查:甲狀腺右葉腫塊直徑3cm,隨吞咽活動,無壓痛,質硬,左葉不大。B超示右甲狀腺單結節(jié),邊界欠清,內有強光點,右頸淋巴結腫大。測血T3、T4、TSH值正常,TPOAb不高。如果上述檢查方法仍不能明確診斷,則應采用的處理措施是()。
A.觀察腫塊發(fā)展情況1年
B.甲狀腺結節(jié)注射硬化劑
C.采用左甲狀腺素鈉等抑制治療
D.右側甲狀腺加峽部切除、病理檢查
E.用放射性碘治療
女,30歲。5年前右頸部觸及蠶豆大小的腫塊,無不適,近半年來增大明顯且有聲嘶。檢查:甲狀腺右葉腫塊直徑3cm,隨吞咽活動,無壓痛,質硬,左葉不大。B超示右甲狀腺單結節(jié),邊界欠清,內有強光點,右頸淋巴結腫大。測血T3、T4、TSH值正常,TPOAb不高。為了能明確診斷,下列檢查應選擇的是()。
A.CT
B.ECT
C.MRI
D.PET
E.FNAC
女,70歲。糖尿病20年,高血壓病10年,冠心病10年,雙下肢水腫5年,患者此次因食欲缺乏、胸悶2周到急診室就診。查血常規(guī):WBC8.9×109/L,Hb76g/L,PLT256×109/L,Scr570μmol/L,UREA38mmol/L,ALB26g/L,K+6.5mmol/L。尿常規(guī):蛋白(+++),RBC2~3/HP,24小時尿蛋白定量4.0g。
該患者最需要的檢查是()。
A.雙腎B超
B.腎穿刺活檢
C.血ANA、ANCA
D.心電圖、胸片、心肌酶
E.尿培養(yǎng)
女,70歲。糖尿病20年,高血壓病10年,冠心病10年,雙下肢水腫5年,患者此次因食欲缺乏、胸悶2周到急診室就診。查血常規(guī):WBC8.9×109/L,Hb76g/L,PLT256×109/L,Scr570μmol/L,UREA38mmol/L,ALB26g/L,K+6.5mmol/L。尿常規(guī):蛋白(+++),RBC2~3/HP,24小時尿蛋白定量4.0g。該患者最可能的臨床診斷是()。
A.急性腎小球腎炎
B.慢性腎小球腎炎
C.急性腎衰竭
D.慢性腎衰竭
E.急進性腎小球腎炎
最新試題
男,55歲。腹脹、少尿1年,曾診斷為乙肝肝硬化,未系統治療。近1日嘔血2次,嘔吐物為暗紅色,量約500ml,排黑便1次,約100g,感頭暈、心悸,于縣醫(yī)院急診就診。既往有冠心病病史2年,間斷口服藥物治療。查體:血壓80/50mmHg,神志清,貧血貌,鞏膜輕度黃染,心率108次/分,律齊。全腹無壓痛及反跳痛,肝未觸及,脾肋下2cm,腹水征(+),腸鳴音活躍。應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男,36歲。被火焰燒傷2小時,估計深Ⅱ度面積15%,Ⅲ度面積25%,患者入院經清創(chuàng)、抗休克治療,病情穩(wěn)定。在焦痂處理過程中,患者突發(fā)寒戰(zhàn)、體溫39.8℃,高熱不退3天,伴譫妄,尿少色清,白細胞計數升高,其并發(fā)癥是()。
男,60歲。HBsAg(+)15年,近1個月高度乏力、食欲缺乏、惡心、尿黃、眼黃。既往肝功能正常,從未出現過腹水和消化道出血。體格檢查:重病容,神志清,精神萎靡,肝掌(+),慢性肝病面容,鞏膜重度黃染,肝臟肋下未及,脾臟肋下3.0cm、質韌,移動性濁音(+)。實驗室檢查:ALT185IU/L,TBIL480μmol/L,HBV-DNA7.6×107copies/ml,HBeAg(+),HBeAb(-)。應給予的抗病毒治療藥物是()。
男,40歲。因2個月來發(fā)熱、咳嗽、氣短入院。已用青霉素、環(huán)丙沙星等治療2個星期,癥狀無緩解并出現發(fā)紺。既往有血友病史,多次輸血制品。體格檢查:T38.9℃,頸部、腋下可及直徑1cm左右的淋巴結,光滑無壓痛,肺部可聞及濕性啰音。胸片顯示間質性肺炎。血WBC4.0×10/L。多次血、痰培養(yǎng)無細菌生長。為明確診斷,應做的檢查是()。
治療用藥應首選()。
女,30歲。發(fā)熱3天,體溫最高39℃,伴寒戰(zhàn)、尿頻、尿急、尿痛。體格檢查:血壓80/60mmHg,心率110次/分。血常規(guī):WBC15×10/L,N90%,有核左移。尿常規(guī):蛋白(++),RBC15~20/HP,WBC>100/HP。治療該病的抗生素療程應為()。
女,30歲。5年前右頸部觸及蠶豆大小的腫塊,無不適,近半年來增大明顯且有聲嘶。檢查:甲狀腺右葉腫塊直徑3cm,隨吞咽活動,無壓痛,質硬,左葉不大。B超示右甲狀腺單結節(jié),邊界欠清,內有強光點,右頸淋巴結腫大。測血T3、T4、TSH值正常,TPOAb不高。如果上述檢查方法仍不能明確診斷,則應采用的處理措施是()。
男,40歲。因2個月來發(fā)熱、咳嗽、氣短入院。已用青霉素、環(huán)丙沙星等治療2個星期,癥狀無緩解并出現發(fā)紺。既往有血友病史,多次輸血制品。體格檢查:T38.9℃,頸部、腋下可及直徑1cm左右的淋巴結,光滑無壓痛,肺部可聞及濕性啰音。胸片顯示間質性肺炎。血WBC4.0×10/L。多次血、痰培養(yǎng)無細菌生長。最可能的診斷是()。
經治療2天后,患者消化道出血得到控制,但出現幻覺、煩躁不安,下列處理措施中不正確的是()。
男,55歲。腹脹、少尿1年,曾診斷為乙肝肝硬化,未系統治療。近1日嘔血2次,嘔吐物為暗紅色,量約500ml,排黑便1次,約100g,感頭暈、心悸,于縣醫(yī)院急診就診。既往有冠心病病史2年,間斷口服藥物治療。查體:血壓80/50mmHg,神志清,貧血貌,鞏膜輕度黃染,心率108次/分,律齊。全腹無壓痛及反跳痛,肝未觸及,脾肋下2cm,腹水征(+),腸鳴音活躍。按常規(guī)積極治療6小時后,患者血紅蛋白繼續(xù)下降,血壓波動在80/50~70/40mmHg之間,下一步應采取的措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