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5歲。1天前突發(fā)心前區(qū)不適,伴后背放射性痛,心電圖ST 段下移,臨床轉來行心肌核素顯像。
若此患者診斷為心肌梗死,欲行PTcA治療,治療前為判斷心肌有無活力,應采取的顯像方法是()。A.18F-FDG PET顯像
B.18F-FLT PET顯像
C.15O-H2O-PET顯像
D.13N-NH3-PET顯像
E.11C-Coline-PET顯像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患者男,65歲。1天前突發(fā)心前區(qū)不適,伴后背放射性痛,心電圖ST 段下移,臨床轉來行心肌核素顯像。
若此患者靜息顯像未見確切異常,為進一步除外心肌缺血,應采取的核醫(yī)學檢查方法是()。A.親梗塞陽性顯像
B.67Ga顯像
C.111In-AM顯像
D.靜息心肌灌注顯像
E.心肌運動負荷灌注斷層顯像
A.心肌代謝顯像
B.心血池顯像
C.心肌血流灌注斷層顯像
D.心臟受體顯像
E.核素心血管造影
患者男,70歲。記憶力下降3年,伴行動遲緩,情感淡漠,反應遲鈍,生活自理能力較差,無高血壓病史,腦灌注顯像結果證實為Alzheimer病。
該患者FDG顯像的影像與腦灌注顯像比較為()。A.FDG顯像顯示的放射性稀疏區(qū)大于腦灌注顯像
B.FDG顯像顯示的放射性稀疏區(qū)小于腦灌注顯像
C.FDG顯像顯示的放射性稀疏區(qū)等于腦灌注顯像
D.FDG顯像不會出現(xiàn)放射性稀疏區(qū)
E.FDG顯像顯示的放射性稀疏區(qū)與腦灌注顯像缺血區(qū)域無關
A.額葉
B.腦干
C.后頂葉
D.顳頂葉
E.小腦
患者男,45歲。為明確肝占位病變性質(zhì)進行了肝血池顯像。
如果是肝囊腫,在肝血池顯像上病灶放射性較周圍肝組織()。A.增高
B.相似
C.稍低
D.缺損
E.無法比較
最新試題
某患者擬行SPECT全身骨掃描,注射顯像劑時因血管很脆致使大部分顯像劑漏出滯留在局部皮下,掃描時發(fā)現(xiàn)注射側腋窩軟組織圓點狀異常放射性濃聚灶,此濃聚灶應考慮為()。
該患者進一步治療,三個月后復查18F-FDG腦顯像示病灶性低代謝區(qū),可能是()。
18FDG-PET顯像中,SUV被認為是一項預測惡性腫瘤預后的較好指標,SUV與預后的關系是()。
腦死亡的腦血流灌注顯像呈()。
99mTc-MIBI雙時相顯像時,不正確的是()。
顯示骨髓炎病灶可采用()。
患者女,45歲。心慌、多汗、手抖和消瘦1周,伴頸部不適。甲狀腺輕度腫大,質(zhì)地偏硬,有壓痛。最好選用的輔助檢查是()。
若此患者靜息顯像未見確切異常,為進一步除外心肌缺血,應采取的核醫(yī)學檢查方法是()。
首次通過法心室顯像示:“臟污”肺像,右心室重復持續(xù)顯影??稍\斷為()。
肺癌全身骨痛的病因判斷可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