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周圍全血細胞減少
B.網(wǎng)織紅細胞計數(shù)降低
C.正常細胞正常色素性貧血
D.骨髓增生低下,造血細胞減少,非造血細胞增多
E.骨髓細胞培養(yǎng)集落生長能力降低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G-6-PD缺乏癥
B.丙酮酸激酶缺乏癥
C.PNH
D.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
E.藥物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A.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
B.G-6-PD酶缺乏癥
C.PK酶缺乏癥
D.不穩(wěn)定血紅蛋白病
E.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
A.骨髓增生明顯活躍,紅系占40%
B.過碘酸-雪夫反應幼紅細胞陽性
C.粒系常見巨桿狀核及巨晚幼粒,中性粒細胞分葉過多
D.亞鐵氰化鉀染色示骨髓外鐵增加
E.巨核細胞數(shù)正常,可見核分葉過多現(xiàn)象
A.再生障礙性貧血
B.缺鐵性貧血
C.巨幼細胞性貧血
D.骨髓病性貧血
E.溶血性貧血
A.營養(yǎng)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B.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C.生理性貧血
D.營養(yǎng)性混合性貧血
E.惡性貧血
最新試題
如上述試驗陰性,結合其他檢查,除下列哪種疾病外,均可不予考慮()
屬于上述發(fā)病機制的溶血性貧血是()
女性,45歲,腹瀉2天,自服呋喃唑酮(痢特靈)6片,次日感畏寒、發(fā)熱、頭暈,醬油色尿。體檢:血紅蛋白70g/L,網(wǎng)織紅細胞15%;尿隱血陽性,高鐵血紅蛋白還原試驗陽性,5年前因發(fā)熱服磺胺藥后有過類似癥狀,未治療,1周后自愈。最可能診斷是()
男性,24歲。頭痛、頭暈1個月,高熱、鼻出血1周,淺表淋巴結不大,肝可及邊,脾未及,血象檢查:紅細胞1.8×1012/L,血小板20×109/L,WBC1.5×109/L,骨髓象紅系和粒系各階段比例大致正常,但未見巨核細胞。最可能的診斷應考慮為()
如果本例診斷為上題中的疾病,關于該疾病的正確敘述是()
熱變性試驗用于下列哪種疾病的診斷()
男性,17歲,頭昏乏力一年。檢驗:紅細胞2.2×1012/L,血紅蛋白80g/L,MCV120fl,MCH41pg。診斷為巨幼細胞性貧血,行骨髓檢查,下列哪項不符合該病的骨髓象改變()
Coombs試驗(+)()Ham試驗(+)()紅細胞滲透脆性升高()血紅蛋白電泳()高鐵血紅蛋白還原實驗()
急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骨髓增生程度大多呈()
下列各項檢查對診斷該病都較有價值,需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