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中央室與周邊室
B.血液與體液
C.血液與尿液
D.體液與尿液
E.心臟與肝臟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某藥的t1/2為36小時,按逐日給予治療量后,血中濃度達穩(wěn)態(tài)的時間是()
A.1天
B.3天
C.5天
D.7天
E.9天
A.首劑2D,維持量D/2t1/2
B.首劑為D,維持量為D/t1/2
C.首劑2D,維持量為2D/t1/2
D.首劑2D,維持量2D/t1/2
E.首劑2D,維持量D/t1/2
A.增加肝臟中藥物的代謝
B.自腸道吸收的范圍
C.藥物在腸道中的代謝
D.藥物的物理特性
E.以上全部
A.TI=LD50/ED99
B.TI=LD50/ED50
C.TI=LD1/AD50
D.TI=LD50/AD50
E.TI=LD1/ED50
A.首過作用明顯的藥物并不增加肝臟的負擔
B.經非胃腸道給藥途徑給藥時,藥物的首過作用最大
C.藥物的吸收和擴散不受藥物解離度(KA.的影響
D.同一種藥物制劑只要含量相同,藥理效應就一定相同
E.不同劑型的藥物吸收后進入體循環(huán)的藥量與給藥量的比值稱生物利用度
最新試題
將局麻藥注入蛛網(wǎng)膜下腔,作用于脊神經根而使相應部位產生麻醉的方法稱為()。
心臟手術體外循環(huán)中全身低溫的目的包括()
蛛網(wǎng)膜下腔阻滯是將局麻藥注入到()中,局麻藥隨腦脊液流動而擴散。
腰麻時患者的()和局麻藥的()是調節(jié)阻滯平面的兩個重要因素。
局麻藥注入蛛網(wǎng)膜下腔后,由于神經的粗細不同而阻滯有先后,交感神經最快,感覺神經次之,()神經阻滯最晚。
表面麻醉是將滲透性強的局麻藥與黏膜接觸并穿透黏膜作用于()而產生局部麻醉作用。
硬膜外間隙呈現(xiàn)負壓,穿刺時負壓出現(xiàn)率以()部及()部硬膜外間隙最高。
芬太尼的毒性較(),對心血管功能影響(),是近年來臨床上廣泛應用的靜吸復合麻醉方法之一。
有關Q-T間期延長綜合征的敘述,哪項是錯誤的()
靜脈麻醉與吸入麻醉同時或先后使用的麻醉方法稱為()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