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藥物或其代謝產物與RBC膜結合改變了膜結構和紅細胞的抗原性,導致產生抗紅細胞抗體
B.藥物依賴性抗體主要是IgG和IgM
C.自身抗體主要是IgG,可引起補體結合反應
D.自身抗體型最多見,與AIHA難以區(qū)別
E.藥物依賴性抗體--奎尼丁型,小劑量即可引起急性血管內溶血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冷凝集素主要是IgM完全抗體
B.冷凝集素綜合征多見于男性,有遺傳因素
C.臨床上有急、慢性兩種類型
D.急性冷凝集素綜合征主要繼發(fā)于上呼吸道感染后
E.慢性型較平穩(wěn),輕度貧血,血管外溶血為主
A.臨床表現多樣化、輕重不一
B.繼發(fā)者有原發(fā)病表現
C.一般起病較緩,數日后才發(fā)現有貧血
D.急性型多見于中老年人,特別是病毒感染者
E.少數有淋巴結腫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A.是獲得性溶血性貧血中最重要的一種
B.可分為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
C.女性較多見
D.臨床表現多樣化、輕重不一
E.溶血主要發(fā)生在血管內
A.陣發(fā)性冷性血紅蛋白尿
B.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
C.新生兒溶血癥
D.血型不合輸血
E.藥物免疫性溶血
A.ABO血型者病情較重
B.可于出生后不久死亡
C.Rh型病情較重
D.出生后貧血,黃疸
E.臍血膽紅素正常情況下<50μmol/L
![](https://static.ppkao.com/ppmg/img/appqrcode.png)
最新試題
有關新生兒溶血病血清學檢測“三項試驗”是指()
某患者骨髓細胞分類結果如下:早幼粒為3%,中性中幼粒為6%,中性晚幼粒為7%,中性桿狀核粒細胞為13%,中性分葉核粒細胞為4%,中幼紅為4%,晚幼紅為6%,淋巴細胞為52%,漿細胞為5%,巨核全片見278個,分類50個,其中原巨核35個,幼巨8個,顆粒巨6個,產板巨1個,下列哪項符合()
PML-RARa融合基因常見于()
PAS在臨床上主要用于鑒別哪些疾病()
患者,女性,24歲,頭昏乏力,兩下肢有散在瘀斑,肝、脾未觸及,血紅蛋白44g/L,紅細胞1.33×1012/L,白細胞數3.0×109/L,中性粒細胞28%,淋巴細胞72%,血小板數35×109/L,骨髓增生低下,巨核細胞未見,可能的診斷是()
病兒,3歲,男,為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Hb為58g/L,HbF為23%,HbA2為4.7%,最可能是()
與慢粒細胞白血病血象不相符的是()
ITP骨髓象檢查最突出的表現為()
對多發(fā)性骨髓瘤的診斷最重要的是()
對多發(fā)性骨髓瘤的診斷最有重要價值的檢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