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萬古霉素
B.頭孢他啶
C.哌拉西林
D.美洛培南
E.丁胺卡那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多孔照射
B.中心重疊照射
C.穴位照射
D.全身照射
E.局部照射
A.Ⅲ度,31%
B.深Ⅱ度,31%
C.淺Ⅱ度,30%
D.深Ⅱ度,36%
E.淺Ⅱ度,36%
A.亞紅斑量
B.弱紅斑量
C.中紅斑量
D.強紅斑量
E.超強紅斑量
患者,女,68歲,腸梗阻術(shù)后2天,突然出現(xiàn)左下肢疼痛。查體:體溫38.2℃,呼吸20次/分,脈搏88次/分,血壓125/85mmHg,神清,痛苦貌,心肺(-),左下肢腫脹明顯,觸痛,淺靜脈擴張,左股三角區(qū)可捫及條索狀物。
該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
A.左下肢急性淋巴管炎
B.左下肢丹毒
C.左下肢急性淋巴結(jié)炎
D.左下肢血栓性淺靜脈炎
E.左下肢深靜脈血栓
A.手術(shù)治療
B.溶血栓療法
C.物理治療
D.抗凝血療法
E.臥床休息和抬高患肢
最新試題
燒傷分度中,"皮膚僅出現(xiàn)紅斑,一般1周內(nèi)痊愈,不留瘢痕"屬于()燒傷分度中,"皮膚全層壞死,深達肌層、骨或骨髓。只有靠植皮覆蓋創(chuàng)面。愈后皮膚、肌肉多發(fā)生攣縮,并產(chǎn)生功能障礙"屬于()燒傷分度中,"皮膚表皮內(nèi)有大面積的水皰,一般2周后真皮層即可生出新的表皮,使創(chuàng)面愈合,一般愈合不留瘢痕"屬于()燒傷分度中,"表皮和真皮大部分凝固或壞死,3~4周后皮膚才能愈合,愈合留有輕度瘢痕"屬于()
外科急性感染中,"β溶血性鏈球菌從皮膚、黏膜的細小傷口入侵所致。是皮膚及其網(wǎng)狀淋巴管的急性炎癥,感染蔓延很快,很少有組織壞死或化膿"屬于()外科急性感染中,"一個毛囊及其所屬皮脂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常擴展到皮下組織"屬于()外科急性感染中,"多個癤同時或反復發(fā)生在身體各部,稱為常見于營養(yǎng)不良的小兒或糖尿病患者"屬于()外科急性感染中,"是多個相鄰的毛囊及其所屬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或由多個癤融合而成。頸部癰俗稱’對口瘡’。糖尿病患者易患此病"屬于()外科急性感染中,"皮下、筋膜下、肌間隙或深部蜂窩組織的急性彌漫性化膿性感染。其特點是病變不易局限,擴散迅速,與正常組織無明顯界限"屬于()
"在應(yīng)用抗生素治療的前提下,選用溫熱作用較強的物理因子或紫外線紅斑量照射治療"屬于()"徹底清除病灶內(nèi)的不良肉芽和纖維組織后,選擇物理治療"屬于()"選用無熱量的物理因子,阻止炎癥發(fā)展而逆轉(zhuǎn)、完全吸收和消散"屬于()
根據(jù)描述,初步判斷燒傷深度為()。
該患者最適的治療方案()。
按九分法,一側(cè)下肢占體表面積的()按九分法,會陰部占體表面積的()按九分法,雙側(cè)上肢占體表面積的()按手掌法,雙側(cè)手掌面積占體表面積的()
該病診斷()。
對機體威脅最大的是()
皮膚表皮內(nèi)有大面積的水皰,基底的細胞充血、水腫,但組織壞死僅限于真皮淺層()表皮和真皮大部分凝固或壞死,原有組織結(jié)構(gòu)消失。3~4周后皮膚才能愈合,表面的新生上皮薄而耐磨性差,愈合留有輕度瘢痕()
單個毛囊及其所屬皮脂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多個相鄰的毛囊及其所屬皮脂腺或汗腺急性化膿性感染()局部紅、腫、痛及壓痛,伴隨波動感()皮下、筋膜、肌間隙急性彌漫性化膿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