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當距徑比不大于6時,樁基沉降計算應采用等效作用分層總和法
B.等效作用面應取樁端平面,其面積為樁群外包絡線圍成的面積
C.附加應力應近似取承臺底平均附加壓力
D.應力計算應采用角點法,沉降計算應采用分層總和法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驗算抗拔承載力時,應在荷載中計入樁體自重
B.擴底樁的擴底段側(cè)摩阻力應按0計
C.抗拔側(cè)阻力應進行修正
D.應分別計算基樁及樁群的抗拔承載力
A.變形和承載力
B.防滲
C.抗浮
D.抗裂
A.柱下條形基礎
B.柱下獨立基礎
C.墻下條形基礎
D.筏形基礎
A.階梯形基礎的每階高度宜為300~500mm;錐形基礎的邊緣高度不宜小于200mm
B.基礎墊層的厚度應小于70mm,墊層混凝土強度等級應為C15
C.擴展基礎底板受力鋼筋最小直徑不宜小于10mm,間距不宜大于200mm,也不宜小于100mm
D.基礎邊長大于或等于2.5m時,底板受力鋼筋的長度可取邊長的0.9倍
E.當有墊層時,鋼筋保護層的厚度不宜小于40mm
A.Es和Eo都是一定條件下的應力與應變的比值
B.Eo是無側(cè)限條件下的值
C.Es是側(cè)向變形完全受限制的條件下的值
E.Es和Eo是隨土層深度增加逐漸減小的值
![](https://static.ppkao.com/ppmg/img/appqrcode.png)
最新試題
下列不正確的說法是()。
什么是粒組,粒組的劃分原則是什么?
建筑結(jié)構(gòu)使用極限狀態(tài)驗算時,對荷載長期效應組合采用等式指出下列幾種敘述不正確者為()
如圖所示一等邊三三角形板,邊長為a,沿三邊分別作用有力F1、F2和F3,且F1=F2=F3,則此三角形板處于()狀態(tài)。
桿OA=ι,繞定軸O以角速度ω轉(zhuǎn)動,同時通過A端推動滑塊B沿軸x運動(見圖)。設分析運動的時間內(nèi)桿與滑塊并不脫離,則滑塊的速度υB的大小用桿的轉(zhuǎn)角ψ與角速度ω表示為()。
理想流體是指()的流體。
如圖所示,在傾角為口的光滑斜面上置一彈性系數(shù)為k的彈簧,一質(zhì)量為m的物塊沿斜面下滑,距離與彈簧相碰,碰后彈簧與物塊不分離并發(fā)生振動,則自由振動的固有圓頻率為()。
巖體的尺寸效應指()。
設計計算時,地震作用的大小與下列()因素有關(guān)。①建筑物的質(zhì)量②場地烈度③建筑物本身的動力特性④地震的持續(xù)時間
對土的物理力學性質(zhì)起決定性作用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