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男,25歲。8月2日始周身不適,頭疼、厭食、輕度發(fā)熱,5天體溫升達40℃,腹脹、口苦、尿黃、表情淡漠,8月7日入院時,體溫40.5℃,脈搏90次/分,胸腹出現(xiàn)淡紅色丘疹,肝脾輕度腫大,白細胞5.0×109/L,黃疸指數25U。作為臨床診斷的依據是()
A.持續(xù)高熱1周以上
B.相對緩脈
C.皮膚玫瑰疹、肝脾腫大
D.白細胞總數相對低下
E.全部是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男,40歲。漁民,居于血吸蟲流行區(qū),常有飲生水不良習慣,持續(xù)高熱3周,弛張熱40℃,伴腹脹有黏液性大便每天2~3次,肝肋下2cm,脾1cm,血白細胞3.0×10/L,中性粒細胞0.55,淋巴細胞0.45,嗜酸性粒細胞計數為零,伴咳嗽。首選的抗菌藥物是()
A.鏈霉素
B.青霉素
C.磺胺
D.甲硝唑
E.氟哌酸
2.單項選擇題男,40歲。漁民,居于血吸蟲流行區(qū),常有飲生水不良習慣,持續(xù)高熱3周,弛張熱40℃,伴腹脹有黏液性大便每天2~3次,肝肋下2cm,脾1cm,血白細胞3.0×10/L,中性粒細胞0.55,淋巴細胞0.45,嗜酸性粒細胞計數為零,伴咳嗽。病變最可能部位是()
A.胃或十二指腸
B.空腸末端
C.回腸末端
D.橫結腸
E.降結腸
3.單項選擇題男,40歲。漁民,居于血吸蟲流行區(qū),常有飲生水不良習慣,持續(xù)高熱3周,弛張熱40℃,伴腹脹有黏液性大便每天2~3次,肝肋下2cm,脾1cm,血白細胞3.0×10/L,中性粒細胞0.55,淋巴細胞0.45,嗜酸性粒細胞計數為零,伴咳嗽。此時應采集的標本是()
A.痰液
B.血液
C.咽部拭子
D.鼻腔分泌物
E.口腔拭子
4.單項選擇題男,40歲。漁民,居于血吸蟲流行區(qū),常有飲生水不良習慣,持續(xù)高熱3周,弛張熱40℃,伴腹脹有黏液性大便每天2~3次,肝肋下2cm,脾1cm,血白細胞3.0×10/L,中性粒細胞0.55,淋巴細胞0.45,嗜酸性粒細胞計數為零,伴咳嗽。最有可能的病原菌是()
A.支原體
B.衣原體
C.肺炎球菌
D.鏈球菌
E.葡萄球菌
5.單項選擇題男,40歲。漁民,居于血吸蟲流行區(qū),常有飲生水不良習慣,持續(xù)高熱3周,弛張熱40℃,伴腹脹有黏液性大便每天2~3次,肝肋下2cm,脾1cm,血白細胞3.0×10/L,中性粒細胞0.55,淋巴細胞0.45,嗜酸性粒細胞計數為零,伴咳嗽。最可能的診斷為()
A.日本血吸蟲病
B.傷寒
C.瘧病
D.敗血癥
E.粟粒性結核
最新試題
屬于氧化劑類的消毒劑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甲肝的傳染源主要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下列可以通過垂直傳播,例外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蚊子在乙腦流行環(huán)節(jié)中的作用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抗流感病毒再感染的主要免疫因素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乙醇消毒劑常用濃度為()
題型:單項選擇題
流感病毒分型的根據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某患兒,低熱、厭食、惡心、嘔吐、多汗、煩躁、全身感覺過敏,持續(xù)2天。癥狀消失3天后體溫再次上升,頭痛、惡心、嘔吐嚴重。體檢可見:三腳架征及吻膝試驗陽性。3天后體溫開始下降,但右下肢腱反射消失,肌張力減退,不能行走。該患兒最有可能患的疾病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臨床上最常見的人炭疽為()。
題型:單項選擇題
可以通過病毒血癥引起全身感染的呼吸道病毒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