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23歲,面中份凹陷,面下1/3高度偏大,下頜前伸,前牙反,下頜不能后退。磨牙近中關(guān)系,反覆蓋5mm,∠ANB=-2°,上前牙唇傾,下前牙內(nèi)傾。
A.遺傳因素
B.不良習(xí)慣
C.營養(yǎng)不良
D.咬合干擾
E.以上都不是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患者,女性,23歲,面中份凹陷,面下1/3高度偏大,下頜前伸,前牙反,下頜不能后退。磨牙近中關(guān)系,反覆蓋5mm,∠ANB=-2°,上前牙唇傾,下前牙內(nèi)傾。
本患者可能的錯類型是()
A.安氏Ⅰ類牙性錯
B.安氏Ⅲ類錯,上頜發(fā)育不足
C.安氏Ⅲ類錯,下頜發(fā)育不足
D.安氏Ⅲ類功能性錯
E.安氏Ⅲ類牙性錯,上頜發(fā)育不足伴下頜發(fā)育過度
患者,女性,23歲,面中份凹陷,面下1/3高度偏大,下頜前伸,前牙反,下頜不能后退。磨牙近中關(guān)系,反覆蓋5mm,∠ANB=-2°,上前牙唇傾,下前牙內(nèi)傾。
A.安氏Ⅱ類1分類
B.安氏Ⅱ類2分類
C.安氏Ⅲ類錯
D.安氏Ⅰ類錯
E.單純前牙深覆
患者,女性,17歲,臨床檢查:磨牙關(guān)系中性偏近中,上、下牙列排列不齊,前牙覆蓋正常,覆Ⅰ~Ⅱ度。面型較直。模型檢查:上牙弓擁擠度7.5mm,下牙弓擁擠度4mm,Spee曲線曲度較深,一側(cè)3mm,一側(cè)5mm。X線檢查:∠SNA=82°,∠ANB=1°,U1/PP=112°,L1/MP=93°,MP/FH=35°。
A.上下頜強支抗
B.上下頜中度支抗
C.上下頜弱支抗
D.上頜強支抗,下頜中度支抗
E.上頜中度支抗,下頜弱支抗
患者,女性,17歲,臨床檢查:磨牙關(guān)系中性偏近中,上、下牙列排列不齊,前牙覆蓋正常,覆Ⅰ~Ⅱ度。面型較直。模型檢查:上牙弓擁擠度7.5mm,下牙弓擁擠度4mm,Spee曲線曲度較深,一側(cè)3mm,一側(cè)5mm。X線檢查:∠SNA=82°,∠ANB=1°,U1/PP=112°,L1/MP=93°,MP/FH=35°。
A.8mm
B.9mm
C.10mm
D.11mm
E.12mm
患者,女性,17歲,臨床檢查:磨牙關(guān)系中性偏近中,上、下牙列排列不齊,前牙覆蓋正常,覆Ⅰ~Ⅱ度。面型較直。模型檢查:上牙弓擁擠度7.5mm,下牙弓擁擠度4mm,Spee曲線曲度較深,一側(cè)3mm,一側(cè)5mm。X線檢查:∠SNA=82°,∠ANB=1°,U1/PP=112°,L1/MP=93°,MP/FH=35°。
A.骨性Ⅰ類,均角
B.骨性Ⅰ類,高角
C.骨性Ⅱ類,均角
D.骨性Ⅲ類,高角
E.骨性Ⅲ類,均角
最新試題
下列不屬于早期矯治方法的是()
深覆蓋患者較少伴有()
發(fā)生免疫排斥反應(yīng)的可能抗原不包括()
適用于初診時尖牙唇側(cè)錯位的患者的是()
牙根吸收的原因最可能有()
矯治大的鄰牙間隙(blackspace)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吮吸活動一般持續(xù)到以下年齡則屬于口腔不良習(xí)慣的是()
以下不屬于去除不良習(xí)慣的矯治器的是()
下列哪項分析法是對牙頜面形態(tài)結(jié)構(gòu)深度及高度的測量()
下頜個別切牙先天缺失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