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傷后第一個24小時補(bǔ)液量(ml)=體重(kg)×Ⅱ~Ⅲ度燒傷面積(%)×1.5
B.膠體液首選全血
C.傷后第一個8小時應(yīng)輸入總量的1/2
D.基礎(chǔ)水分量2000ml
E.膠體液和晶體液的比例是0.5:1,重者1:1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強(qiáng)堿燒傷后大量流水沖洗,必要時弱酸濕敷
B.鉻酸燒傷冷水降溫,松節(jié)油擦洗
C.氫氟酸燒傷濕布包扎,硫酸銅液清洗
D.磷燒傷后用大量流水沖洗,油紗覆蓋創(chuàng)面半暴露療法
E.氰化物燒傷水沖洗,5%硫代硫酸鈉濕敷
男性,33歲,體重70kg,礦工,瓦斯爆炸燒傷,面頸(頭部除外)、雙上肢、雙下肢(臀部除外)深度燒傷,傷后2小時送至醫(yī)院。
首次手術(shù)應(yīng)考慮()
A.顏面部
B.雙手
C.雙上肢
D.雙足
E.四肢
A.胃幽門部
B.賁門部
C.小彎底部和十二指腸后壁
D.十二指球部
E.胃大彎
A.5%淺Ⅱ度
B.5%深Ⅱ度
C.10%淺Ⅱ度
D.10%深Ⅱ度
E.15%淺Ⅱ度
男性,30歲。臨床診斷:深Ⅱ度燒傷面積20%,Ⅲ度燒傷面積30%。查體:脈搏130次/分,血壓70/40mmHg。
患者的休克類型是()
A.低血容量性休克
B.感染/膿毒性休克
C.過敏性休克和心源性休克
D.血液異常分布性休克和阻塞性休克
E.神經(jīng)性休克
A.切削痂、網(wǎng)狀自體植皮
B.暴露療法,待其自然愈合
C.蛋白酶溶痂后植皮
D.1%SDAg冷霜包扎換藥,待其自然愈合
E.分期分批切削痂后植皮對于下列燒傷患者,創(chuàng)面最佳的處理方法
A.都有疼痛和水皰
B.基底紅,均勻,潮濕
C.都有血管栓塞征
D.都在2周左右愈合
E.都有瘢痕增生
A.18%淺Ⅱ度燒傷
B.18%深Ⅱ度燒傷
C.20%淺Ⅱ度燒傷
D.20%深Ⅱ度燒傷
E.18%Ⅲ度燒傷
男性,40歲,夜間睡眠中因室內(nèi)著火大聲呼救,被燒傷頭、面、頸、背部及臀部,部分為深Ⅱ度燒傷,部分為Ⅲ度燒傷。
該患者在休克復(fù)蘇中發(fā)現(xiàn)尿少時,首先應(yīng)做以下檢查()
A.尿常規(guī),有無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
B.測血常規(guī)和紅細(xì)胞比容
C.測血/尿肌酐
D.測血/尿鈉
E.檢查導(dǎo)尿管位置是否適當(dāng),有無過深、扭曲、過淺等情況
男性,40歲,體重74kg?;鹧鏌齻^頸部、背部及臀部,部分為深Ⅱ度燒傷,部分為Ⅲ度燒傷。
根據(jù)國內(nèi)通用補(bǔ)液公式計算,第二個24小時的輸液總量是()
A.第一個24小時膠體總量的1/2,另加2000ml葡萄糖溶液
B.第一個24小時輸入膠體、晶體總量的1/2,另加2000ml葡萄糖溶液
C.第一個24小時晶體總量的1/2,另加2000ml葡萄糖氯化鈉溶液
D.第一個24小時膠體、晶體總量的1/2,另加葡萄糖溶液2500ml
E.第一個24小時膠體、晶體總量的1/2,另加3000ml葡萄糖氯化鈉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