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13歲。臍周疼痛伴惡心,嘔吐6小時,腹痛轉移至右下腹1小時。查體:體溫38.2℃。右下腹麥氏點局限性壓痛、反跳痛。白細胞計數(shù)18.0×109/L,N83%。此時應采取的治療措施是()
A.禁食,靜脈輸液
B.應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療
C.對癥治療
D.急診手術
E.病情無好轉,考慮手術治療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更換廣譜抗生素
B.拆除切口縫線,敞開傷口
C.切口診斷性穿刺
D.理療
E.繼續(xù)觀察
A.右髂前上棘與臍連線的中點處
B.左右髂前上棘連線的右、中1/3交點處
C.右髂前上棘與臍連線和腹直肌外緣交匯點
D.右髂前上棘與臍連線的中、外1/3處
E.右髂前上棘與臍連線的中、內1/3處
A.右髂前上棘與臍連線的中、內1/3處
B.左右髂前上棘連線的右、中1/3交點處
C.右髂前上棘與臍連線的中、外1/3處
D.右髂前上棘與臍連線和腹直肌外緣交匯點
E.右髂前上棘與臍連線的中點處
A.既往有典型急性闌尾炎病史,右下腹反復疼痛
B.鋇灌腸造影闌尾不充盈
C.右下腹有固定性壓痛
D.胃腸功能紊亂
E.腹瀉與便秘交替
A.腹腔內出血
B.腹腔膿腫
C.化膿性門靜脈炎
D.粘連性腸梗阻
E.盲腸瘺
最新試題
以腹脹、便秘、腹瀉、便血、腸梗阻為主要表現(xiàn)的是()
急性闌尾炎時,作閉孔內肌試驗(obturator征)的方法和意義是()
實質臟器損傷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是()
直腸指診陰性的可能是()
黃疸開始有波動,以后加深,大便潛血陽性,常見于()
急性腸炎引起的腸梗阻屬于()
畢Ⅱ式胃大部切除術后,嘔吐物含食物及大量膽汁。最可能的并發(fā)癥是()
以腹痛、血性腹瀉、膿血便為主要表現(xiàn)的是()
腹穿液為草黃色,靜止后易凝固的多見于()
畢Ⅱ式胃大部切除術后,餐后嘔吐大量不含食物的膽汁。最可能的并發(fā)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