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行為必須與內在心理狀態(tài)一致,不強迫自己做自己認為沒有價值或不重要的事情,即行為必須具有一致性
B.行為表現必須規(guī)律有衡,即行為必須具有規(guī)律性
C.行為的強度有理性的控制,即行為必須有適宜性
D.行為表現必須有益于自身、他人和整個社會的健康,即行為必須具備有利性
E.行為表現出自己的個性,又能根據環(huán)境調整自身行為,即行為必須具有與環(huán)境的和諧性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先天性的定型行為
B.反射行為
C.個體保存行為
D.種族保存行為
E.后天習得的行為
A.影響人類的勞動條件
B.影響人類的科學技術水平
C.支配人們的行為生活方式
D.干擾人們的心理過程
E.干擾人們的心理過程和精神生活

最新試題
某地某病的平均年發(fā)病例數為0.5人。出現全年發(fā)病例數為0的概率是()。
某縣為了考核新生兒乙肝疫苗的全程接種率,采用系統(tǒng)抽樣方法對1999年1月份以后出生的新生兒進行調查,以事先隨機決定的抽樣號碼,按預防接種登記冊,每隔10人中抽取1人,在2100名新生兒中抽取210名,胎程(0、1、6月)接種率為59%。該抽樣的標準誤為()。
某縣有20萬人口,其中農村人1:1占60%,現欲對農村婦女的計劃生育措施情況進行調查。調查對象應為該縣所有的()。
某縣有35萬人口,其中農村居民90%,現欲作農村居民AIDS感染情況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對于本研究,較適宜的具體資料收集方式是()。
某縣為了考核新生兒乙肝疫苗的全程接種率,采用系統(tǒng)抽樣方法對1999年1月份以后出生的新生兒進行調查,以事先隨機決定的抽樣號碼,按預防接種登記冊,每隔10人中抽取1人,在2100名新生兒中抽取210名,胎程(0、1、6月)接種率為59%。全縣新生兒全程免疫接種率的95%可信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