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
B.49
C.147
D.205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設(shè)A、B兩處液體密度分別為,由U形管連接,如圖6-4所示,已知水銀密度為ρm,1、2面的高度差為△h,它們與A、B中心點的高度差分別為h1,h2,則AB兩中心點的壓強差為()。
A.
B.
C.
D.
A.p1=p2=p3
B.p1>p2>p3
C.p123
D.p213
A.絕對壓強
B.相對壓強
C.絕對壓強加當?shù)卮髿鈮?br />
D.相對壓強加當?shù)卮髿鈮?/p>
A.無黏性流體
B.不可壓縮流體
C.符合牛頓內(nèi)摩擦定律的流體
D.靜止的流體
如圖6-2所示,已知活塞直徑d=100mm,長ι=100mm氣缸直徑D=100.4mm,其間充滿黏滯系數(shù)為0.1Pa·s的油,活塞以2m/s的速度運動時,需要的拉力F為()N。
A.31.4
B.314
C.62.6
D.15.7
最新試題
圖6-33中,水平不透水層上的細沙含水層滲透系數(shù)k,兩廊道中水位為h1、h2,相距ι,則單寬滲流流量g是()。
明渠流動為急流時()。
長直棱柱渠道銜接,由陡坡流向平坡時發(fā)生()。
雷諾數(shù)物理意義表示()。
如圖6-27所示,淹沒出流,A、B、C三孔的直徑相同,則三者出流量的大小按下順序排列()。
圖6-26中,水箱側(cè)壁開一圓形薄壁孔口,直徑d=5cm,水面恒定,孔口中心到水面的高度H=4.0m,已知孔口的流速系數(shù)φ=0.98收縮系數(shù)ε=0.62,孔口出流的流量Q為()L/s。
模型與原形采用相同介質(zhì),為滿足黏性阻力相似若幾何比尺為10,設(shè)計模型應(yīng)使流速比尺為()。
地下水漸變滲流的浸潤線,沿程變化為()。
溢水壩模型實驗,實際流量為Q1=537m3/s。若在模型上測得的流量Qm=300L/s,則該模型長度比尺為()。
一質(zhì)量為m的球體,在距地面高度為H處自由下落,球落至地面時的速度只與m,H和重力加速度g有關(guān),速度ν的表達式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