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耳屏間切跡
B.耳前切跡
C.對耳屏
D.耳屏軟骨間切跡
E.鼓切跡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膜蝸管又名中階
B.膜蝸管位于前庭階與鼓階之間
C.內(nèi)含外淋巴
D.膜蝸管為螺旋形的膜性盲管
E.頂部稱頂盲端,前庭部稱前庭盲端
A.肌反射對聲刺激的保護作用,高頻較低頻為優(yōu)
B.耳內(nèi)肌反射有潛伏期,強刺激時較弱刺激時短
C.耳內(nèi)肌收縮時鼓膜緊張度增加,各聽骨之間連接更緊,聽骨鏈勁度增大,使中耳的傳聲效能減弱
D.聲音引起耳內(nèi)肌的反射中,鐙骨肌收縮起主要作用
E.但因這種肌反射有一定潛伏期,對于突發(fā)性爆炸聲的保護作用不大
A.20~30dB
B.40~50dB
C.50~60dB
D.70~90dB
E.90~100dB
A.10~20dB
B.20~30dB
C.40~50dB
D.50~60dB
E.70~90dB
A.鼓膜張肌
B.腭帆提肌
C.鐙骨肌
D.腭帆張肌
E.咽鼓管咽肌
最新試題
從聽力學(xué)角度看,以傳導(dǎo)性耳聾為主的鐙骨性耳硬化癥有2個特征,即:()、()。
臨床耳硬化鼓室壓圖的典型曲線是()型。
根據(jù)耳硬化病灶發(fā)生的部位,可將耳硬化分為()和()。
臨床耳硬化聽力減退的主要特點是()。
面神經(jīng)損傷常用的定位檢查法有4種,即:()、()、()、()。
正常情況下,由以下3個系統(tǒng)維持機體在空間的平衡,即:()、()和()。
攜帶式助聽器可根據(jù)其放置部位分為5型,即:()、()、()、()、()。
為輔助診斷,尚需進行哪些檢查?
臨床最常見的耳毒性抗生素是()類抗生素。
外耳道耵聹腺腫瘤起源于外耳道()段的()上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