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0%的短波紅外線
B.100%的長波紅外線
C.95%的短波紅外線
D.95%的長波紅外線
E.90%的短波紅外線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控制關鍵點
B.運動控制訓練
C.抑制原始的運動模式
D.抑制異常模式
E.設置訓練程序
A.肌力為1級以上的患者
B.肌力為2級以上的患者
C.肌力為3級以上的患者不需要
D.肌力為0級與3級及其以下的患者
E.不需要被動運動的患者
A.早期應通過健側(cè)抗阻隨意運動而使興奮擴散,以引出患側(cè)聯(lián)合反應
B.為增加治療作業(yè),可利用各種感覺刺激
C.訓練時患者應主動參與,并隨意用力
D.為引出運動反射,對于肢體軀干多給予用力刺激,讓患者最大限度出力
E.盡早進行軀干訓練,重點為增加軀干平衡和軀干屈肌、伸肌及旋轉(zhuǎn)肌的活動
A.視覺
B.本體感覺
C.聽覺
D.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
E.運動系統(tǒng)
A.干擾電療法
B.共鳴火花療法
C.厘米波療法
D.超短波療法
E.毫米波療法
最新試題
患者能獨立完成從床到輪椅轉(zhuǎn)移的整個過程,應用改良Barthel 指數(shù)評分時,床-輪椅轉(zhuǎn)移項目的得分為()。
矯形器用于保持關節(jié)的正常對線關系,防止肢體再次損傷,促進病變愈合時,其作用屬于()。
為其設計假肢時,大腿殘端長度的測量為()。
長期臥床的患者,在站立訓練過程中出現(xiàn)頭暈、視物模糊、心慌、面色蒼白、冷汗、血壓下降,考慮最可能的原因是()。
采用雙極法,相對容易使左脛骨前肌產(chǎn)生有效收縮,電極最佳的位置()。
患者女,55歲。右小腿外側(cè)皮膚破潰化膿1周。查體可見右小腿外側(cè)直徑約4cm×4cm 皮膚破潰,表面有膿性分泌物。該患者首選的物理治療方法是()。
進行肌力評定時,令患者在端坐位下屈曲一側(cè)的髖關節(jié)?;颊弑憩F(xiàn)為能屈髖,并完成全活動范圍,但不能抵抗阻力。根據(jù)Lovett 分級法,對該側(cè)髂腰肌肌力的評定為()。
偏癱治療中應用多種感覺刺激誘發(fā)肌肉反應的技術是()。
患者女,62歲。腦出血1月余,左側(cè)偏癱。為進一步治療入住康復科。查體:神清,言語不清,特征為說話緩慢費力,鼻音過重,舌交替運動差,左側(cè)肢體有運動功能障礙,肌張力增高,該患者的構(gòu)音障礙屬于()。
Berg 平衡量表總積分最高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