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是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最常見的真菌感染
B.臨床表現(xiàn)與結核性腦膜炎頗相似
C.常見于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或全身性免疫缺陷性疾病的患者
D.多急性起病,病情進展快
E.CSF淋巴細胞輕、中度增多,蛋白增高,糖降低,墨汁染色陽性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多起病隱匿,慢性病程,也可急性或亞急性起病
B.可缺乏結核接觸史
C.有腦膜刺激癥狀和顱內(nèi)壓增高表現(xiàn)
D.可致腦神經(jīng)損害,以動眼、外展、面和視神經(jīng)最易受累
E.老年人患者頭痛、嘔吐、顱內(nèi)壓增高癥狀更明顯
A.對未確定病原菌,三代頭孢的頭孢曲松或頭孢噻肟常作為首選用藥
B.對確定病原菌應根據(jù)病原菌選擇敏感的抗生素
C.腦膜炎球菌首選青霉素治療
D.銅綠假單胞菌首選萬古霉素治療
E.對病情較重且沒有明顯激素禁忌證的患者可考慮使用激素治療
A.白細胞正?;蛟龈?br />
B.早期以中性粒細胞為主,8~48小時后以單核細胞為主
C.蛋白可輕度增高
D.糖和氯化物含量正常
E.外觀無色透明
A.腦囊蟲病
B.腦弓形體病
C.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
D.化膿性腦膜炎
E.新型隱球菌腦膜炎
A.人類多瘤病毒
B.巨細胞病毒
C.人類免疫缺陷病毒-2(HIV-2)
D.人類免疫缺陷病毒-1(HIV-1)
E.麻疹缺陷病毒
最新試題
下列哪項不是腦橋中央髓鞘溶解癥的可能發(fā)病因素()
多發(fā)性硬化攝有診斷價值的檢查是()
結核性腦膜炎的炎性滲出物多聚集于()
多發(fā)性硬化亞洲患者的特點,正確的是()
患者,男性,25歲,左下肢麻木伴右側面部麻木、復視半年。完善多項檢查后診斷多發(fā)性硬化,首選治療為()
3歲小兒,發(fā)熱3天,有頭痛,嘔吐。查:皮膚有瘀點、瘀斑,腦膜刺激癥狀(+),腰穿腦壓升高,外觀混濁,細胞數(shù)2000×106/L,糖和氯化物明顯降低,蛋白含量明顯升高,腦脊液。直接涂片檢菌陽性,臨床診斷()
對多發(fā)性硬化,以下描述錯誤的是()
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脫髓鞘疾病最突出的具有特征性的病理改變是()
下列關于彌漫性硬化的描述是正確的但除外()
女患,36歲,感冒2周后出現(xiàn)復視、步態(tài)不穩(wěn)2天就診,查體發(fā)現(xiàn)有眼球震顫,右側肢體力弱,共濟失調(diào)。最可能的診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