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發(fā)病率較高,約占大腸癌的75%,發(fā)病年齡偏小,40歲開始成為高危發(fā)病年齡
B.術后局部復發(fā)率和肝臟轉移率較高
C.低位發(fā)生率高,惡性程度高,病期較晚,5年生存率偏低,仍在50%左右徘徊
D.約40%的病例因懼怕剜除肛門,直到癥狀明顯加重時才接受手術
E.以上都是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進入腹腔探查腫瘤,由近及遠
B.先阻斷腫瘤系膜根部血管,由系膜根部向腸管游離
C.在擬切斷腸管處用布帶阻斷腸管,減少癌細胞腸管內(nèi)種植轉移
D.與周圍組織粘連時盡量一并整塊切除
E.關腹前要充分的沖洗腹腔,減少癌細胞種植與腹腔感染
A.適用于降結腸、結腸脾曲部癌腫
B.切除范圍:橫結腸左半、降結腸、部分或全部乙狀結腸
C.必要時切除腹膜反折以上直腸上段
D.清掃所屬系膜及淋巴結
E.結腸與結腸或結腸與直腸端端吻合
A.適用于盲腸、升結腸及結腸肝曲部的癌腫
B.切除范圍為回腸末端5~10cm、盲腸、升結腸及橫結腸的右半
C.肝曲的癌腫尚需切除橫結腸大部及清掃胃網(wǎng)膜右動脈組的淋巴結
D.作回、結腸端端吻合或端側吻合
E.清掃所屬系膜及淋巴結
A.手術前3天進少渣或無渣飲食
B.術前3天服緩瀉劑,液體石蠟油30~50ml,每晚1次
C.術前1天和手術晨清潔灌腸
D.術前3天口服甲硝唑、新霉素或卡那霉素,常規(guī)劑量,一日3次
E.術前3天靜脈應用三代頭孢菌素,常規(guī)劑量,一日1次
A.包括左半結腸癌和右半結腸癌
B.病因與腺瘤、息肉病、慢性炎癥有關,與飲食結構少纖維、高脂肪有關
C.根據(jù)腫瘤大體形態(tài)可分為腫塊型、浸潤型、潰瘍型
D.根據(jù)組織學可分為腺癌、黏液癌、未分化癌
E.約一半發(fā)生在直腸,其他依次為乙狀結腸、盲腸、升結腸、降結腸及橫結腸
最新試題
一中年女性1年前乳頭瘙癢、乳暈皮膚發(fā)紅、脫屑、久治不愈,乳頭變平,未觸及腫塊及腋窩淋巴結。如需確診,應做何檢查()。
迷走神經(jīng)切斷術治療十二指腸潰瘍時,附加幽門成形術的目的是()。
非手術治療的甲亢患者,不需服用碘劑的主要原因是()。
上述甲狀腺功能檢查哪一種受血清甲狀腺素結合球蛋白(TBG)濃度的影響()
直徑2cm肝癌,局限于左外葉邊緣者,應行()
下列急性胰腺炎,不需要外科手術干預的是()。
絕經(jīng)期后的ER陽性乳腺癌患者,內(nèi)分泌治療宜選用()。
胃癌的患者,雖沒有幽門梗阻,但病理證實左鎖骨上淋巴結有轉移,其治療原則是()。
一粘連性腸梗阻的患者,出現(xiàn)持續(xù)性腹痛、陣發(fā)性加劇。體檢:腹部壓痛、反跳痛、無肌緊張,腸鳴音10~12次/分,未聞及氣過水聲。宜采取何種措施()。
下述哪項不是急性胰腺炎的手術適應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