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傷口的形狀、大小、深度
B.傷口的污染情況
C.傷口的壞死程度
D.傷口內(nèi)異物存留
E.傷口的出血性狀、外露組織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出口和入口不對稱
B.損傷嚴重、污染廣泛
C.傷道復雜,盲管傷多見
D.傷道外損傷(遠達效應)多見
E.多處傷和多發(fā)傷增多
A.直接切割和擠壓
B.形成瞬時空腔
C.沖擊波
D.熱效應
E.產(chǎn)生出口和入口
A.武器類型不同
B.提高了槍彈的初速
C.改變了彈頭重量
D.提高了彈頭質(zhì)量
E.改變了彈頭形狀
A.組織損傷嚴重
B.傷道出口遠較入口為大
C.毀損面積大
D.盲管傷增多
E.多臟器傷增多
A.肢體進行性腫脹、局部皮膚張力增加,出現(xiàn)明顯的神經(jīng)肌肉功能障礙
B.肌紅蛋白尿
C.肢體遠端循環(huán)障礙
D.動脈搏動完全消失為準
E.筋膜腔內(nèi)壓>3.990kPa,或者比舒張壓低2.660~5.985kPa
最新試題
待患者病情穩(wěn)定,生命體征平穩(wěn)后,施行確定性手術的時間一般是()。
男性,20歲,右大腿刀刺傷18小時,刀口處紅腫,有滲出液,目前最適當?shù)闹委煷胧┦牵ǎ?/p>
有關挫傷的描述,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患者,男,43歲,因胃潰瘍行胃大部切除術,術后切口血腫,但尚未化膿,則該病人的切口為()。
傷口邊緣整齊,小而深,出血多,深部組織的神經(jīng)、血管可能也被損傷,應為()。
受傷肢體腫脹、疼痛、瘀斑,局部無傷口,但壓痛明顯,多為()。
損傷后2~3天體溫在38℃左右是由于下列哪項所致()。
開放性損傷不包括()。
感染傷口的處理原則是()。
復合性創(chuàng)傷病人出現(xiàn)下列哪項情況,應先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