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設在屋頂?shù)南琅艧燂L機、消防加壓泵、穩(wěn)壓泵、正壓風機等,其配電箱的出線開關均采用30mA漏電開關,不妥。對照規(guī)范,按GB13955-2005第4.6條,應設“報警式剩余電流保護裝置”提出意見,是否妥當?而“報警式剩余電流保護裝置”不得安裝在負荷的末端。此類問題如何處理?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最新試題

雷規(guī)第3.0.3條將“人員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以及火災危險場所”列入第二類防雷。條文中說明中人員密集公共建筑指如集會、展覽、博覽、體育、商業(yè)、影劇院、醫(yī)院、學校等建筑物。審圖中有審圖專家將工廠內根據(jù)計算的年預計雷擊次數(shù)屬三類防雷建筑物的宿舍、食堂列入此列,理由是將建規(guī)內的人員密集場所定義在此處。本人認為有待商榷。建規(guī)中人員密集公共建筑指同一時間內聚集人數(shù)超過50人公共活動場所的建筑,是用來指導安裝疏散指示標志的。如按上理解,所有辦公樓均應按第二類防雷設計。有的地方的審圖專家,對所有建筑都要做防雷設計,有必要嗎?譬如主門衛(wèi),內有火災報警主機、工業(yè)電視監(jiān)控主機等電子設備,應該做防雷設計,但一般的次門衛(wèi)是否只做接地,不做防雷設計。

題型:問答題

2012年《建筑電氣》第1期P12頁中披露采訪林維勇對GB50057-2010第4.3.3(4.4.3)條設置專設防雷引下線的要求是當不滿足第5.3.8條要求時才須設置防雷專設引下線。那么,當設計圖中僅采用部分鋼柱或混凝土柱中鋼筋作防雷引下線,且又未設防雷引下線或專設防雷引下線間距大于18(25)米時,是否應判定違反強制性條文第4.3.3(4.4.3)條規(guī)定?

題型:問答題

安裝于陽臺側面的太陽能熱水器鋼支架接地是否可以不出平面圖,僅在施工說明中說明具體做法?

題型:問答題

根據(jù)DGJ32/J96-2010第7.0.1條的規(guī)定,甲類建筑應設置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統(tǒng),但未有具體設計深度要求。當采用太陽能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時,僅在設計說明中說明總功率不低于建筑物總變壓器裝機容量的0.2%,是否滿足要求?

題型:問答題

DGJ32/TJ111-2010中通風機應單獨計量,實際工程中通風機一般較分散且功率很小,設計往往就近接入附近配電箱,單獨計量比較困難。

題型:問答題

某居民住宅小區(qū)在東、西、南、北方位分別設有四個(寬4~5米的主、次)出入口和四個門衛(wèi)值班室,各出入口均設有鋼質材料制作的道閘(替代自動門的功能);而在各門衛(wèi)值班室的配電系統(tǒng)圖中均未預留道閘的配電回路;電氣審查人員按《民規(guī)》JGJ16-2008第9.5.4~5條和第9.5.8條分別提出“各系統(tǒng)圖中未給道閘設置單獨回路供電和裝設手動控制開關或按鈕”和“道閘的所有金屬構件及設備外露可導電部分未采取可靠的接地措施”違反強制性標準的審查意見;但有設計人員提出疑異;問題是審查人員提出以上審查意見妥否。

題型:問答題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GB50057-2010第4.4.3條為強制性條文,該條文規(guī)定專設引下線不應少于兩根,“專設”即指專門敷設,區(qū)別于建筑物的金屬體,請問具體怎么執(zhí)行?是否可優(yōu)先執(zhí)行第4.4.5條和第5.3.8條的規(guī)定?

題型:問答題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GB50057-2010)第4.3.9.2-1條:高于60m的建筑物,其上部占高度20%并超過60m的部位,各表面上的尖角、墻角、邊緣、設備及顯著突出的物體,應按屋頂上的保護措施處理。是否按10m*10m或12m*8m的網(wǎng)格設計?在建筑物立面上明設避雷網(wǎng)格,必需與建筑專業(yè)配合并影響里面造型。

題型:問答題

對于強制性條文,在說明中是正確的,而后面與其對應的設計內容是錯誤的,請問,是否按違反強條處理?反之,是否可按設計深度處理?

題型:問答題

不滿足GB50057-2010第5.3.8條條件的利用柱筋做防雷引下線時的間距應按哪條規(guī)范執(zhí)行?

題型:問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