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閱讀《游褒禪山記》的教學隨筆(節(jié)選),按照要求答題。整節(jié)課,我就讓學生讀書。要求很簡單:多讀,讀熟。什么也沒講。第二節(jié)課,我問:哪些是重點段?學生說三、四段。那好,就從重點段講。第四段很簡單,一提而過。第三段怎么辦?還是讀背。我找讀背好的學生示范,問:你們?yōu)槭裁幢车每??他們說:“我是分幾個層次背的?!蔽艺f:“具體說說層次?!毕旅婢褪撬麄冋f的大概意思。(1)“于是余有嘆焉。”這是承上啟下的過渡句。(2)主要寫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3)寫現在一般“世人”的做法: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4)重點闡述作者自己的觀點:一個人怎樣才能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呢?主要是“三有”:有志、有力、有物。為了加強論述的力度,作者用了很多否定的句子:非有志不能至,力不足不能至,無物相不能至。(5)最后說:盡吾志,可無悔。學生說完了,我覺得老師就不用講了。再有同學不理解,鼓勵他們去讀書、背書去就是了。對上述材料所體現的教學理念分析不恰當的是()。

A.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發(fā)展學習的探索精神
B.引導學生主動從文本中獲取知識
C.引導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獨立思考養(yǎng)成學習能力
D.引導學生圍繞中心問題進行討論,進而相互學習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閱讀《念奴嬌·赤壁懷古》教學實錄(片段),按照要求答題。師:大家喜歡這首詞嗎?生:喜歡。師:那我們就來講這首詞,現在大家一起讀一下這首詞。(生齊讀)師:總的來說大家讀得很有氣勢,但有幾個地方提醒一下?!袄颂员M”后是頓號,停頓時間短一些?!斑€”,讀“孩”不讀“環(huán)”。在上課之前,大家都提出了一些問題,現在我們來集中解決一下。生:這首詞被公認為豪放詞派的代表作,“豪放”風格表現在哪里?生:主要表現在上片,尤其以倒數第二句“亂石……雪”表現得最為突出,寥寥數句便描寫出長江邊上那種震撼人心的畫面。前面我們可以聯想到三國時周瑜大敗曹操那種激烈甚至慘烈的場景。師:還有別的意見嗎?沒有的話就表示大家都認同上面這位同學的發(fā)言。生:下片也同樣顯示出蘇軾的豪放風格?!懊鑼懼荑ぁ钡木渥印T趹?zhàn)斗情況下,以“笑”面對戰(zhàn)爭。從中看出作者豪放的風格。師:還有嗎?沒有新的意見,再看上片的寫景部分,請同學讀一讀寫景的語句。對上述教學片段分析不正確的是()。

A.質疑點撥探究,以學生提出的問題做初步的框架
B.化轉了師生的二元分立,把學生突現到主體的地位
C.既有常規(guī)的又有個性化的東西,是兩種合理的有效的補充
D.教師的指導大幅度地提高了學生的朗讀能力

4.單項選擇題閱讀《陳情表》教學實錄(節(jié)選),按照要求答題。師:這是一篇很殘忍、很苦澀、很虐心的文章,真實地展現出強權高壓下一位小人物如何自保的誠惶誠恐,膽戰(zhàn)心驚。一則普通的陳情表,孝和忠的糾結,情和理的滲透,有真情的流露,也有美麗的謊言。以情說理,融情于理,情動理明,情真意切。(師出示李密服侍祖母的圖片,朗讀《晉書?李密傳》:劉氏有疾,則涕泣側息,未嘗解衣,飲膳湯藥必先嘗后進。)師:這幅圖片中包含著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字--生(齊):“孝”。師:你怎樣理解“孝”?(學生自由回答)師:孔子曰:“父母在,不遠游?!备改附≡跁r,子女的義務,便是在家陪伴父母,與父母共同生活,照顧父母的起居,避免父母因子女遠游而擔心,就是對父母盡責盡孝。師:跟“孝”相對應的是中國儒家傳統中的另一個字--生(齊):“忠”。師:孝子、忠臣是傳統知識分子一生的追求,但忠和孝似乎天生有矛盾。叫做--生(齊):忠孝不能兩全。師:現在李密遇到了一件很糾結的事情,大麻煩。這件事跟另一個強勢的非同一般的大人物晉武帝司馬炎有關。那司馬炎、李密、祖母之間發(fā)生了怎樣的故事,誰來敘述一下?(學生敘述,老師補充)師:“情”前面加上哪一個修飾詞你認為最恰當?(有學生加了“恩情、私情、感情、孝情、忠情、親情”)師:這么多的修飾詞,要李密做出選擇,那是一件相當痛苦的事。關鍵還是兩點,忠和孝之間做出決斷.陳情表陳的就是在忠孝之間非此即彼的痛苦掙扎的苦情。至于如何陳情,就是方法問題,歸納起來無非就是八字真經,動之以情--生(齊):曉之以理。對上述教學實景分析不正確的是()。

A.創(chuàng)設情境.升華情感設置懸念
B.運用談話法引導學生深入文本內容
C.選擇式提問,激發(fā)學生思考,引起學習興趣
D.引導不夠深入,分析過多,學生無足夠的思考空間

最新試題

以下是一名教師確定《望岳》教學目標的依據,按照要求答題。(1)要求學生背誦一定數量的古詩詞,首先要多角度激發(fā)誦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2)確定第二個教學目標主要源于自主、合作、探究這種新的教學理念。(3)詩歌是語言的藝術,古詩詞語言大多可以配樂吟唱,因而具有極強的音樂性,讓學生在吟唱中產生特定的審美心境。(4)吟唱古詩詞還有一個目的就是運用。一是指在寫作中恰當引用詩句,幫助表達內容,美化文章語言:二是在寫作中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模仿、改寫詩句。對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在古詩文章節(jié)的學習中,經常會碰到一些對學生閱讀情況的評價問題。下列說法不恰當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閱讀以下教學反思(節(jié)選),按照要求答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采用學生感興趣的,熟悉的形式巧妙地引入課堂,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課堂氣氛。比如,講解詩歌鑒賞課時,我先從分析《東風破》《菊花臺》這些流行歌曲的美妙之處開始,引起學生的向往,再講解詩歌鑒賞知識,學生學習的效果便很好。這種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學中顯得輕松風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對上述教學反思分析不正確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在學習《孔雀東南飛》時,教師的作業(yè)設計是讓學生改編劇本,對這一設計分析不正確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電影《祝?!酚羞@樣一個情節(jié):祥林嫂捐了門檻,仍然被禁止參與祭祀活動,于是拿起菜刀,跑到土地廟怒砍門檻。你覺得增添這個情節(jié)妥當嗎?寫一篇短文,說說你的看法。”這是《祝?!芬徽n的“研討與練習”,對其設計意圖分析不恰當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閱讀以下教學反思(節(jié)選),按照要求答題。因為單一的教學模式容易讓學生厭倦,而太多變的教學又讓學生琢磨不透,不能形成規(guī)律,無“法”可依,所以教學就成了一個需要不斷思考和改進的活動,既需要像做飯一樣變換花樣,來引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又要形成一定的格局和習慣,讓學生覺得有規(guī)律可尋。例如每天的預習,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和規(guī)律,讓學生知道應該做什么。生字、詞語以及相關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資料,初次閱讀課文,是必須掌握的。而有時也有一些變化是需要我們潛心研究的,例如我在教學《變色龍》的時候要求學生把自己朗讀的最好的段落錄下來,讓學生通過讀體會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對上述教學實錄片段分析不正確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教師設計“新聞與傳記”系列的選修課程,下列選項中適合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閱讀以下教學導入,按照要求答題。“相信未來”“食指”“1968”,這三個詞都是與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詩歌密切相關的關鍵詞,你們首先最想了解的是哪個詞?(生答“食指”)顧城有一首詩叫做《一代人》: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詩歌,是一首朦朧詩,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詩歌作者食指,和顧城有什么關系呢?我們可以先來看看書下的注釋(念注釋)。食指,原名郭路生,大家猜一猜“路生”這個名字的來歷。(叫答學生)1948年,食指的母親在行軍途中生下了他,因此取名叫“路生”。食指在文學史上是有著較為重要的地位的,他的創(chuàng)作為一代詩人的崛起奠定了堅固的基石,被稱為“新詩潮詩歌第一人”。這個“新詩潮詩歌”,指的主要就是“朦朧詩”,食指和顧城都是朦朧詩的先驅。對上述導入的分析不恰當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孟子在論述‘王道之始’時說:‘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污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囌驹诂F代社會的立場,對孟子的論述加以評析?!边@是《寡人之于國也》一課的“研討與練習”,對其設計意圖分析不恰當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閱讀《論雷峰塔的倒掉》的教學實錄(節(jié)選),按照要求答題。師:今天和同學們一起學習魯迅的文章:《論雷峰塔的倒掉》,先請一位同學把課題寫在黑板上。(學生板書時把“雷峰塔”的“峰”誤寫成“鋒”)師:這位同學字寫得很好,不過有一個小小的錯誤,(許多同學舉手)啊,看來大家都發(fā)現了。好,你來說。生1:他把“山”旁的“峰”寫成了“金”旁。師:想想看,這個錯誤怎么造成的?生2:受了雷鋒同志名字的影響。生3:太粗心,沒有仔細觀察。師:他們兩人講得都對,但是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沒有講出來。大家再想想。生4:他沒有弄清楚這座塔為什么叫“雷峰塔”。師:那就請你告訴他,行嗎?生4:注解里有說明的,這座塔建造在叫“雷峰”的山上,所以叫“雷峰塔”。它跟雷鋒同志沒有關系的。那是山名,所以“峰”字是“山”旁。以下對于這一教學實錄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