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最新試題
力F1單獨作用于某物體時產(chǎn)生的加速度是3m/s2,力F2單獨作用于此物體時產(chǎn)生的加速度是4m/s2,兩力同時作用于此物體時產(chǎn)生的加速度不可能是()
某物體沿一直線運動,其v﹣t圖象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下面是某學生對一道浮力問題的求解過程。題目:某物體重為0.5N,把它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溢出重為0.3N的水,則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解: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體所受的浮力等于物體排開水的重力,所以物體所受浮力等于0.3N。問題:(1)指出學生的錯誤之處。(2)針對學生的錯誤之處,設計教學片段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知識。
在初中物理“力”一課的教學中,有下面一個教學片段。師:甲、乙兩個同學沿相反的方向拉測力計,各用力200N,則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多少?生:0N。師:怎么可能是0N呢?生:甲、乙兩個同學沿相反方向拉測力計,大小都是200N,就相互抵消了啊。師:不對,大家拿個測力計試一下,看看示數(shù)到底是多少。問題:(1)說明測力計的工作原理。(2)設計一個教學片段幫助學生理解測力計的原理以及二力平衡,并對教師的授課方式做出調(diào)整。
河寬425m,船在靜水中速度為5m/s,水流速度是3m/s,則船過河的最短時間()
材料一:《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關于液體壓強的內(nèi)容要求是:"通過實驗了解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材料二:小明做"研究液體的壓強"實驗時得到的幾組數(shù)據(jù)如下表:材料三:教學對象為初中二年級學生,已學過壓強等方面的知識。任務:(1)請設計一個引出液體壓強產(chǎn)生原因的教學方案并簡要說明設計的意圖。(2)根據(jù)上述材料,完成"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學習內(nèi)容的教學設計,其中包括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
關于速度、加速度、合力間的關系,正確的是()
案例:下面是某教師在“功”一課中講了功的概念和單位之后提出的問題以及和同學們的對話。教師: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是: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②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同學們知道了嗎?學生:知道了!教師:那你們重復一次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是什么?學生: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②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教師:很好。那老師提一桶水由后面走到前面,我做功了嗎?學生:做了功!教師:錯了,我提水的拉力向上,在力的方向上沒有位移,因此沒有做功。知道嗎?學生:知道了!教師:很好。今天的課后作業(yè)是教科書17頁的1、2、3題。問題:(1)請對上述教學片段進行評價。(2)針對上述教學片段存在的問題,設計一個教學片段,幫助學生建立功的概念和學習做功的必要因素。
案例:在初中物理課上,李老師講授摩擦力這節(jié)課的一個教學片段如下。李老師:同學們,大家都玩過滑冰吧,你們是不是發(fā)現(xiàn)在普通的柏油路上要比在冰上行走要容易的多,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甲同學:冰上的摩擦力太小,不利于行走。李老師:很好!請坐。乙同學小聲說:那為什么穿上溜冰鞋就走得很快,那不是摩擦力更小了嗎?李老師:好好聽課,不要起哄!我們今天就來學習摩擦力。問題:(1)指出上面教學片段中,教師教學行為存在的問題,并說明理由。(2)針對上述教學片段中存在的問題,給出改進后的教學思路。
關于靜摩擦力的說法下列正確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