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走私罪
B、詐騙罪
C、非法經營
D、不屬于犯罪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最新試題
甲得知乙晚上要運送大批走私香煙,即告知在工商局工作的朋友丙,兩人商定,在乙汽車必經之路上進行攔截。當晚,在運走私香煙的汽車被攔截后,丙出示計劃工商檢查證,丙對乙說,這批走私煙全部沒收。乙只好卸下這批走私煙離去。甲、丙兩人將這批煙私自賣掉,共得款45000元。甲、丙兩人的行為構成()
被告人:段某,男,28歲,某縣化工廠財務科科長。胡某,男,57歲,某縣化工廠財務會計。某年,該縣化工廠動員職工集資擴建工廠,段、胡兩人通過私人關系,以化工廠名義從縣建設銀行貸款10萬元,然后以個人集資形式,分別將其中的8萬元、2萬元高息貸給廠里,一年后,段獲取利息差12000元,胡獲取利息差3600元?!締栴}】對段、胡兩人的行為如何定性?
某村村長帶領一批村民,深夜去偷某國有公司放在墻外的鋼材,價格數千元,回來全部交給村里制作農具使用。該村村長的行為構成()
被告人:高某,男,30歲,工人。金某,男,27歲,個體攤販。被告人高某、金某兩人于某日進入某大賓館,在小賣部柜臺上要買“中華”香煙25條。當售貨員將25“中華”香煙放在柜臺上后,高某以和售貨員算帳作掩護,金某在向手提包里裝煙時,乘機將10條香煙裝到柜臺底下的手提包內。然后,被告人將裝在柜臺上的手提包放在柜臺上,并假惺惺地對售貨員說:“小姐,這些煙先放在這兒,我們到門口去取外匯,馬上回來交錢,請您暫保存一下。”于是,二被告便攜帶柜臺下的手提包(內裝10條香煙),迅速走出大門。約半個小時后,售貨員不見來人送錢,便打開手提包,發(fā)現里面只有15條香煙,方知受騙。【問題】被告人高某、金某構成什么罪?
下列關于詐騙罪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甲、乙兩人某天晚上攜帶兇器潛入商店準備進行搶劫,但在進店后發(fā)現值班人員睡著了,兩人就沒有使用兇器的情況下取得大量商品。甲、乙的行為構成()
甲系一私營公司經理,因資金短缺,甲鼓動他的鄰居、朋友把家里存的錢都交給他的公司,很快就會得到豐厚的回報。大家聽信了甲的話,把錢交給了甲。但甲在經營過程中,因經營不善,虧損嚴重。他的朋友、鄰居知道這一情況后,紛紛都來要回自己所投入的錢,甲為了躲債而外出達3個月不回。甲的行為屬于()
甲謊稱乙的兒子將自己弟弟打傷,要求乙賠償醫(yī)療費1000元,并威脅說,如不答應就在5日內將乙的兒子打傷,乙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給了甲1000元。甲的行為構成()
詐騙犯罪分子偽造了公文之后,在行騙時,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行騙沒有行逞。對這種情況的處理原則是()
被告人:高某,男,28歲,工人。蔡某,男,19歲,無業(yè)。靳某,女,18歲,無業(yè)。被告人高某得知信用社主任張某貪戀女色,遂即與被告人蔡某預謀,指使靳某以色相勾引張某,以此為把柄,敲詐張某為其提供資金。靳某在高某的授意下,先后兩次在樹林內與張某幽會。某日下午,靳某按照預謀將張騙至高某的二哥家。高某藏于室內,蔡某先后對張進行毆打、威逼,迫使張為他們提供15萬元的貸款。張借故推脫,蔡繼續(xù)毆打,此時,高某從室內出來,與蔡某一起對張某軟硬兼施進行威逼。張某無奈,以自己的名義,親筆寫了一張“市內急需2萬元現金”的便條,要信用社值班人員支付。蔡某持此便條到信用社取走現金2萬元。直到晚上,高蔡才將張某放回?!締栴}】對本案,一審法院定為綁架勒索罪,二審法院定為搶劫罪。你認為哪一個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