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三跨十層現澆框架,抗震等級二級,第一層層高3.9m,地面到基礎頂面1.1m,柱截面尺寸為500mm×500mm,梁高600mm,混凝土C25,縱筋HRB335級,箍筋HPB300級,在豎向荷載地震作用組合下內柱有關截面如下圖所示,其內力值見下表。柱控制截面內力組合值
A.0.465
B.0.515
C.0.565
D.0.615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某三跨十層現澆框架,抗震等級二級,第一層層高3.9m,地面到基礎頂面1.1m,柱截面尺寸為500mm×500mm,梁高600mm,混凝土C25,縱筋HRB335級,箍筋HPB300級,在豎向荷載地震作用組合下內柱有關截面如下圖所示,其內力值見下表。柱控制截面內力組合值
A.636
B.787
C.927
D.1057
某三跨十層現澆框架,抗震等級二級,第一層層高3.9m,地面到基礎頂面1.1m,柱截面尺寸為500mm×500mm,梁高600mm,混凝土C25,縱筋HRB335級,箍筋HPB300級,在豎向荷載地震作用組合下內柱有關截面如下圖所示,其內力值見下表。柱控制截面內力組合值
A.1071
B.1571
C.1785
D.2371
如下圖所示,由預埋板和對稱于力作用線配置的彎折錨筋與直錨筋共同承受剪力的預埋件,已知承受的剪力V=225kN,直錨筋直徑d=14mm,共4根,彎折鋼筋與預埋鋼板板面間的夾角α=30°,直錨筋間的距離b1和b均為100mm,彎折鋼筋之間的距離b2=100mm,構件的混凝土為C30,鋼板厚t=10mm,直錨筋與彎折錨筋均采用HRB335鋼筋,鋼板為Q235鋼。
若已知彎折錨筋為318的鋼筋,則彎折錨筋的錨固長度la(mm)與下列()項最為接近。
A.529
B.552
C.566
D.648
如下圖所示,由預埋板和對稱于力作用線配置的彎折錨筋與直錨筋共同承受剪力的預埋件,已知承受的剪力V=225kN,直錨筋直徑d=14mm,共4根,彎折鋼筋與預埋鋼板板面間的夾角α=30°,直錨筋間的距離b1和b均為100mm,彎折鋼筋之間的距離b2=100mm,構件的混凝土為C30,鋼板厚t=10mm,直錨筋與彎折錨筋均采用HRB335鋼筋,鋼板為Q235鋼。
A.685
B.602
C.566
D.453
某辦公樓現澆鋼筋混凝土三跨連續(xù)梁如下圖所示,其結構安全等級為二級,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縱向鋼筋采用HRB335級鋼筋(),箍筋采用HPB300級鋼筋(Φ)。梁上作用的恒荷載標準值(含自重)gk=25kN/m,活荷載標準值qk=20kN/m。
提示:計算梁內力時應考慮活荷載的不利布置,連續(xù)梁內力系數見下表。連續(xù)梁內力系數表(彎矩M=表中系數×ql2,剪力V=表中系數×ql)
說明:已按最新規(guī)范將本題“箍筋采用HPB235級鋼筋”改成“HPB300級”。
A.Φ8@50
B.Φ8@100
C.Φ8@150
D.Φ8@100
最新試題
《混凝土規(guī)范》11.7.13條規(guī)定,剪力墻底部加強部位"在重力荷載代表值作用下,墻肢的軸壓比N/(fcA)不宜超過……",請問,這里的N應該如何計算?是N=G+0.5Q還是N=1.2(0+0.5Q)?
若已知裂縫間縱向受拉鋼筋應變不均勻系數ψ=0.825,則該梁的短期效應剛度最接近于()kN·m2。
對矩形截面受彎構件,最小配筋率驗算是采用,還是?
假定柱的軸向壓力設計值N=680kN,柱的初始偏心距ei=314mm,偏心距增大系數η=1.18。試問如按對稱配筋進行設計,則受壓區(qū)縱筋的計算面積As′最接近于()mm2。
假定柱子的凈高Hn=5m,柱底截面內力設計值為M=100kN·m,N=450kN,V=30kN,則軸向壓力作用點至縱向受拉鋼筋的合力點的距離e最接近于()mm。
如何理解《荷載規(guī)范》附錄B中樓面等效均布活荷載的確定方法?
設該梁承受的扭矩設計值T=15.0kN·m,彎矩設計值M=105kN·m,剪力設計值V=80.0kN,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若已知按荷載效應的標準組合計算的跨中彎矩值Mlk=100kN·m,則裂縫間縱向受拉鋼筋應變不均勻系數ψ最接近于()。
《混凝土規(guī)范》的10.9.1條,"錨筋層數影響系數αr"的取值與錨筋層數有關,但是,層數如何理解?比如,圖2-1-6中,錨筋層數應該算是多少呢?
《混凝土規(guī)范》的7.5.8條,規(guī)定h0取斜截面受拉區(qū)始端的垂直面有效高度,請問,這個起始端的位置在哪里呢?從圖7.5.8中看好像起始端離變截面處有一段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