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某水庫一岸有大片農(nóng)田,該農(nóng)田原為河岸邊的一片封閉洼地,洼地最低處的地面高程在220m左右。水庫正常蓄水位225m。洼地與水庫間有低矮地形分水嶺,分水嶺寬度不大。地形分水嶺地面高程高于水庫正常蓄水位,但無地下水分水嶺,洼地處的地下水位低于正常蓄水位。洼地和水庫間的巖土為中等透水。水庫蓄水后該洼地發(fā)生()。
A.次生鹽漬化浸沒
B.澇漬化浸沒
C.沼澤化浸沒
D.不浸沒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設計死水位
B.設計正常蓄水位
C.校核洪水位
D.最大洪水位
A.30
B.40
C.50
D.60
A.庫水的重復作用
B.風雨的重復作用
C.地震的重復作用
D.人力的重復作用
A.水和水流
B.雨水
C.地下水
D.洪水
A.標準型泥石流
B.泥石流
C.黏性泥石流
D.稀性泥石流
![](https://static.ppkao.com/ppmg/img/appqrcode.png)
最新試題
如圖所示,某平原水庫河谷平緩開闊,水庫蓄水前河水位高程為150m,水庫設計正常蓄水位為190m。水庫左岸一段庫岸由弱透水的土層組成,表部為農(nóng)田。經(jīng)勘察,在距庫岸450m處地下水位為165m,該處的透水層底板高程為l30m,透水層底板近于水平,其下為不透水的黏土層。不考慮地表人滲因素,水庫蓄水后,該處的地下水位高程約為()m。
在進行水庫浸沒潛水回水預測計算時,應根據(jù)可能浸沒區(qū)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質(zhì)和水文地質(zhì)條件,選定若干個()的計算剖面進行。
水庫浸沒初判階段的潛水回水預測可用()回水計算方法。
在進行水庫浸沒初判時,只考慮水庫()條件下的最終浸沒范圍。
水庫滲漏分為暫時性滲漏和永久性滲漏,一般所說的水庫滲漏是指庫水通過與庫外相通的、具有較強透水性的巖體向庫外產(chǎn)生的慘漏。這種滲漏稱為()。
如圖所示,一平原水庫,河谷平緩開闊,水庫蓄水前河水位高程為120m,水庫設計正常蓄水位為180m。水庫左岸一段庫岸由弱透水的土層組成,表部為農(nóng)田。經(jīng)勘察,在距庫岸400m的A剖面處,地下水位高程為160m,該處的透水層底板高程為100m,透水層底板近于水平,其下為不透水的黏土層。不考慮地表人滲的影響,水庫蓄水后,該處的地下水位高程約為()m。
水庫浸沒一般是先根據(jù)水庫周邊的地形地貌、地層巖性、水文地質(zhì)條件等先進行(),初步圈定浸沒范圍。
如圖所示,某水庫蓄水前河水位為135m,水庫設計正常蓄水位為185m。水庫右岸一段庫岸由均質(zhì)的弱透水地層組成,透水層的底板傾向庫外。在距岸邊600m處的A剖面上,透水層底板高程為100m,水庫蓄水前地下水位為165m。河水邊透水層底板高程為110m。不考慮地表入滲量,水庫蓄水后A剖面處的地下水位約為()m。
卡丘金法是以類比為基礎的預測方法,可以預測()塌岸寬度。
某水庫設計最高水位(頻率l0%)為155m,正常蓄水位為150m,死水位為110m。庫岸為細砂,無防護,正常蓄水位以上庫岸25m,水上岸坡的穩(wěn)定坡角為30°,邊岸浪蝕淺灘穩(wěn)定坡角為6°,原岸坡角為28°。波浪爬高l.2m,波浪影響深度0.8m。按卡丘金法預測庫岸的最終塌岸寬度約為()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