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一患者腰痛多年,時輕時重,伴雙下肢痛。10天前因搬重物后腰腿痛加劇,并出現麻木與排尿困難。體檢:腰運動受限,椎旁壓痛向下肢放散,直腿高舉與足背屈附加試驗陽性。馬鞍區(qū)痛覺減退。出現排尿困難,鞍區(qū)麻木的原因是()
A.椎管狹窄
B.脊神經后支卡壓
C.馬尾神經受壓
D.Ls神經根受壓
E.Si神經根受壓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男性,48歲。1年前開始逐漸出現頸后酸痛不適,雙手麻木,不靈活,使用筷子困難。行走時有踩棉花感,易跌倒。查體:前臂外側痛覺減退,四肢肌張力增高,雙Hoffmann試驗(+),踝陣攣(+),Babinski征(+)。輔助檢查:X線檢查見頸5~6生理曲度消失,局部輕度后凸畸形,間隙狹窄,增生硬化,椎管矢狀徑15mm。治療方式宜采用()
A.頸椎前路椎間盤摘除,植骨融合術
B.頸椎后路雙開門成形術
C.脊髓后正中切開,脊髓空洞引流術
D.頸椎后路椎間孔切開術
E.胸廓出口擴大松解術
2.單項選擇題男性,48歲。1年前開始逐漸出現頸后酸痛不適,雙手麻木,不靈活,使用筷子困難。行走時有踩棉花感,易跌倒。查體:前臂外側痛覺減退,四肢肌張力增高,雙Hoffmann試驗(+),踝陣攣(+),Babinski征(+)。輔助檢查:X線檢查見頸5~6生理曲度消失,局部輕度后凸畸形,間隙狹窄,增生硬化,椎管矢狀徑15mm。治療首先宜采?。ǎ?/a>
A.頸椎牽引
B.按摩
C.手術
D.頸托固定
E.NSAIDS及神經營養(yǎng)藥物
3.單項選擇題男性,48歲。1年前開始逐漸出現頸后酸痛不適,雙手麻木,不靈活,使用筷子困難。行走時有踩棉花感,易跌倒。查體:前臂外側痛覺減退,四肢肌張力增高,雙Hoffmann試驗(+),踝陣攣(+),Babinski征(+)。輔助檢查:X線檢查見頸5~6生理曲度消失,局部輕度后凸畸形,間隙狹窄,增生硬化,椎管矢狀徑15mm?;颊甙橛嘘嚢l(fā)性頭暈、眼花、耳鳴等,與頭部轉動有關,曾有2次猝倒,持續(xù)約半分鐘。鑒于此,還應進行的檢查是()
A.頭顱CT
B.腦電圖
C.椎動脈造影
D.核素掃描
E.誘發(fā)電位
4.單項選擇題男性,48歲。1年前開始逐漸出現頸后酸痛不適,雙手麻木,不靈活,使用筷子困難。行走時有踩棉花感,易跌倒。查體:前臂外側痛覺減退,四肢肌張力增高,雙Hoffmann試驗(+),踝陣攣(+),Babinski征(+)。輔助檢查:X線檢查見頸5~6生理曲度消失,局部輕度后凸畸形,間隙狹窄,增生硬化,椎管矢狀徑15mm。進一步檢查首選()
A.頸椎CT
B.頸椎MRI
C.脊髓造影
D.誘發(fā)電位
E.上肢肌電圖
5.單項選擇題男性,48歲。1年前開始逐漸出現頸后酸痛不適,雙手麻木,不靈活,使用筷子困難。行走時有踩棉花感,易跌倒。查體:前臂外側痛覺減退,四肢肌張力增高,雙Hoffmann試驗(+),踝陣攣(+),Babinski征(+)。輔助檢查:X線檢查見頸5~6生理曲度消失,局部輕度后凸畸形,間隙狹窄,增生硬化,椎管矢狀徑15mm。臨床初步診斷()
A.神經根型頸椎病
B.肌萎縮型側索硬化癥
C.脊髓型頸椎病
D.脊髓空洞癥
E.胸廓出口綜合征
最新試題
首先應考慮的治療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椎動脈型頸椎病最突出的癥狀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一患者頸肩痛6年余,出現四肢麻木,無力半年,行走時步態(tài)不穩(wěn)。體檢見雙手尺側以下皮膚感覺減退,雙下肢肌張力增高,肌力Ⅲ~Ⅳ級。X線片見頸椎骨質明顯退行性改變。其診斷可能為()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下列對患者最不利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頸椎管狹窄癥的典型臨床表現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頸椎病行頜枕吊帶牽引不恰當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根據體格檢查,確定病變節(jié)段為()
題型:單項選擇題
最有助于鑒別診斷的輔助檢查為()
題型:單項選擇題
該病最主要的病因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女性,40歲。訴頭痛頭暈,頸側彎后伸后頭暈加重并出現猝倒。肱二頭肌腱反射亢進,頸椎斜位片顯示鉤椎關節(jié)增生。最大的可能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