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國家機關
B.承包租賃經營的個人
C.個人(自然人)
D.無固定生產、經營場所的流動性農村小商販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領取營業(yè)執(zhí)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納稅人
B.從事生產經營未辦理工商營業(yè)執(zhí)照但經有關部門批準設立的納稅人
C.只交納個人所得稅的自然人
D.企業(yè)在外地設立的分支機構
A.稅源管理崗
B.稅款征收崗
C.發(fā)票繳銷崗
D.稽查崗
E.減免稅管理崗
A.陳述權
B.申辯權
C.申請行政復議
D.提起行政訴訟
A.稅務登記證件及副本
B.發(fā)票領購簿
C.未使用完的發(fā)票
D.發(fā)票專用章
A.商業(yè)秘密
B.個人隱私
C.欠稅情況
D.信用等級
最新試題
A公司在C區(qū)經營,現因業(yè)務擴展需要,2010年4月5日,經市工商局核準登記將經營地址遷往D區(qū),在稅收管理上需變更主管稅務機關,根據該公司情況,應如何辦理稅務登記的變更手續(xù)?
某縣地稅局在2010年4月5日專項檢查中,發(fā)現L建安企業(yè)2008年10月因計算錯誤少申報營業(yè)稅20000元,該縣地稅局于4月15日下達《稅務行政處罰告書》及告知其應有的權利,于4月20日下達《稅務處理決定書》責令其于4月25日前繳納稅款、滯納金,并處1倍罰款。至4月27日,L企業(yè)因不服處罰決定,尚未繳納,縣地稅局經過局長審批,書面通知其開戶行扣繳了相當于稅款、滯納金、罰款的存款,L企業(yè)對縣地稅局作出的處罰決定及采取的稅收強制執(zhí)行措施不服,于4月30日,向該縣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請問:(1)縣地稅局對L企業(yè)的處罰是否正確?為什么?(2)對L企業(yè)執(zhí)行稅收強制執(zhí)行措施是否正確?為什么?(3)該縣人民法院如何裁決?
2010年4月25日,某區(qū)地稅局接到群眾電話舉報:B酒店中的餐廳已中止與酒店《承包協議》,銀行賬戶也已注銷。地稅局立即派員對該餐廳進行調查,從B酒店中核實了上述事實,于是4月26日區(qū)地稅局書面通知該餐廳負責人林某將當月已實現的應納稅款6000元自行申報,并責令提前到4月28日前繳納。請問:地稅局所作的提前征收稅款的決定是否合法?為什么?
某縣地稅局在2011年3月份納稅檢查中,發(fā)現甲企業(yè)有偷稅行為,于3月20日向其送達了《稅務行政處罰告知書》,告知擬對其罰款30000元和其享有的權利。在規(guī)定期限內甲企業(yè)未提出聽證要求,縣地稅局于3月30日向其送達了《稅務處理決定書》和《稅務行政處罰決定書》,責令其4月10日前繳納所偷稅款并加收滯納金,同時處以所偷稅款1倍計30000元的罰款。4月10日為保證稅款能及時足額入庫,經縣地稅局局長批準,采取了稅收保全措施,書面通知甲企業(yè)開戶行凍結相當于稅款、滯納金和罰款的存款。該企業(yè)對稅收保全措施不服,于4月15日向縣人民法院提出行政訴訟,要求地稅局立即解除稅收保全措施。縣人民法院認為該企業(yè)應先復議再起訴,所以于4月18日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請問:(1)縣地稅局實施稅收保全措施是否正確?為什么?(2)縣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是否正確?為什么?
哪些情況下納稅人應當繳銷發(fā)票()。
S進出口貿易公司2011年2月欠繳營業(yè)稅15萬元,經多次催繳無果,A區(qū)地稅局于2011年4月根據《稅收征管法》有關規(guī)定對其欠稅的公司名稱、納稅人識別號、法定代表人程某的姓名、居民身份證在當地報紙上進行公告,程某知道后,以稅務局未核實欠稅數、泄漏其公司財務秘密,影響公司聲譽和個人名譽等為由,要求地稅局應向其道歉并消除影響。請問:A區(qū)地稅局作出的這份欠稅公告妥否?為什么?
林教授臨時受聘到外省講學,取得勞務報酬,支付單位未扣繳個人所得稅,回到常住地后即向主管地稅局申報納稅3萬元,主管地稅局認為林教授主動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依法納稅,應予宣傳,在未經林教授同意的情況下,在當地報紙報道了林教授主動申報納稅3萬元事跡,林教授看到報紙后,認為地稅局侵犯了其個人隱私,要求向其道歉。請問:林教授的要求合法嗎?地稅局應作如何處理?
關于稅務檢查中采取稅收保全措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管法》賦予稅務機關的()權力,不得由法定的稅務機關以外的單位和個人行使。
對于納稅人報送的申報資料,窗口工作人員應對其進行審核并作出相應處理。納稅申報審核主要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