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用malloc分配的內存
B.局部變量占用的內存
C.靜態(tài)變量占用的內存
D.全局變量占用的內存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2
B.3
C.4
D.1
A.10MB/s
B.50MB/s
C.55MB/s
D.100MB/s
A.5級
B.6級
C.4級
D.3級
A.編輯器進程多數時間處于就緒態(tài)
B.編輯器進程多數時間處于阻塞態(tài)
C.編輯器進程多數時間處于運行態(tài)
A.通過ssh登錄遠程系統
B.在圖形界面中,啟動一個程序
C.在終端窗口中執(zhí)行一個腳本
D.編寫程序,利用系統調用讀寫文件
最新試題
通過讓不同的符號名文件目錄項指向同一個基本文件目錄項或者索引結點,或者引入新的文件類型并使其文件內容為指向被共享文件的路徑名,均可實現文件共享。
用戶程序對特定系統調用譬如文件打開系統調用open()的調用最終是在切換進入內核空間后根據中斷向量表轉到對應的系統調用內核函數而加以處理的。
隨著程序員指尖移動,一串串字符飛快地躍上了屏幕。從屏幕右上角的CPU負載監(jiān)視器可以看出,系統的負載很輕。下面有關程序員使用的編輯器進程陳述正確的是()。
如果用戶對文件具有讀寫權限,該用戶就可以刪除該文件。
如果用戶對當前目錄中的文件訪問非常頻繁,則應將當前目錄裝入內存中。
設盤塊大小為8KB且每個盤塊號占4個字節(jié),則采用兩級索引物理結構所支持的最大文件為()GB。
在一個原本不可能發(fā)生死鎖的系統中,如果對有關進程的信號量P操作的順序加以調整可能導致死鎖,同樣地,對有關進程的信號量V操作的順序加以調整也可能導致死鎖。
操作系統采用微內核結構,有利于提高可移植性和可靠性,但會造成系統性能的降低。
與單級頁表相比,多級頁表并不會加快地址變換速度或減少頁表項空間開銷。
用戶進程產生數據的速度比較穩(wěn)定,為50MB/s。輸出設備輸出數據的速度不穩(wěn),大約在10MB/s至100MB/s之間均勻分布。如果合理采用緩沖技術,那么理想狀態(tài)下數據輸出速度可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