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使用明礬和黃泥漿可以凝聚水中的有機物,降低水體的耗氧率
B.使用微生物水質改良劑也可以改善水體的溶氧狀況
C.采用臭氧增氧法既可以增氧又可以促進硝化作用
D.采用微孔增氧法可以增加池塘底部的溶解氧,加快底部氨氮、亞硝酸鹽和硫化氫的氧化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四大家魚早晨短時間浮頭危害不是很大
B.魚苗浮頭的危害比大規(guī)格魚浮頭嚴重
C.海水養(yǎng)殖的對蝦耗氧率比魚類高,浮頭即會引起大批死亡
D.海水養(yǎng)殖中應該嚴防魚蝦浮頭
A.0.2~0.8mg/L
B.1mg/L左右
C.1~2mg/L
D.2~5mg/L
A.魚浮頭
B.引起魚的攝食量下降
C.引起餌料系數(shù)升高
D.促使硝化作用的進行
A.1mg/L以上
B.2mg/L以上
C.8mg/L以上
D.5mg/L以上
A.碳酸的電離平衡系統(tǒng)
B.H2S的電離平衡
C.離子交換平衡系統(tǒng)
D.有機物的電離平衡系統(tǒng)
最新試題
每一種物種都存在著最適的種群密度,并按照環(huán)境的具體條件而改變其最適密度,這就是所謂的()。
能運動的種類在溫度過高或過低的情況下力圖離開危險區(qū),回避極限溫度,這種洄游或遷徙的現(xiàn)象屬于水生生物對極限溫度的()
紫貽貝的擔輪幼蟲正常發(fā)育所需要的鹽度范圍是()
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生物的特征是()。
水體生態(tài)系統(tǒng)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組成,生產(chǎn)者是()
外界條件(營養(yǎng)、氧氣、)也影響生物的耐溫性。如棕鞭藻溫度上限為35℃,培養(yǎng)液中添加維生素B12、硫胺素等可以在35℃以上培養(yǎng)生長。這是水生生物對極限溫度的()
不屬于水庫在物理化學上不同而劃分的區(qū)域是()。
下列生態(tài)因子中不屬于氣候因子的是()。
下列不是決定生產(chǎn)力的因素有哪些?()
從水生生物生態(tài)分類來看,形狀較大、游動能力強、能主動作遠距離水平移動的生物,生活在水層區(q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