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

2014中國—東盟文化交流年4月7日在北京開幕,“中國—東盟文化交流年”活動計劃貫穿2014年,中國和東盟各成員國將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動,這將有利于中國和東盟各成員國之間對彼此文化的了解、尊重和欣賞不斷加強。從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不同文化間的交流、借鑒與融合能夠促進文化繁榮
②民族文化的個性要通過共性表現(xiàn)出來
③文化是民族性與世界性的統(tǒng)一
④消除民族間的文化差異是推動世界文化繁榮的必要條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近年來,我國在許多國家成功舉辦了“中國文化周”“中國文化月”“中國文化年”等活動,受到普遍歡迎。假如你看到了反映我國文化走向世界的成就后,要求你寫一篇觀后感,需要確定一組體現(xiàn)我國對外文化交流的政策或主張的關鍵詞。你認為下列各組中最準確的是()

A.相互借鑒、加強融合、維護文化安全
B.平等相處、文化滲透、提升文化軟實力
C.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弘揚傳統(tǒng)文化
D.相互尊重、和睦相處、各國文化一律平等

2.單項選擇題魯迅先生在20世紀30年代展望中國現(xiàn)代文藝的走向時,發(fā)出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這一令人警醒的著名論斷。這一論斷告訴我們()

A.一個民族只有學習其他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才能實現(xiàn)本民族文化的繁榮
B.一個民族只有珍視本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才能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和認同
C.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
D.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是促進民族文化發(fā)展的動力

4.單項選擇題

文洛克是倫敦夏季奧運會吉祥物,其以富有激情的薩羅普羊為原型。歷屆奧運會在設計時都遵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理念,將最耀眼的本土文化呈現(xiàn)給世人。這一設計理念體現(xiàn)了()

A.世界文化是由民族文化構成的
B.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個性特征
C.民族文化有精華和糟粕之分
D.文化的世界性與民族性是統(tǒng)一的

最新試題

2011年3月30日晚,一部反映中國石油工人無私奉獻、攻堅克難的新編京劇《魂系油氣田》在成都西南劇院首演,2個小時的精彩演出讓觀眾深受感動,演出獲得巨大成功。18世紀下半葉,經徽戲、秦腔、漢調的合流,并借鑒吸收昆曲、京腔之長而形成了京劇。20世紀初,受西方民主和自由思想的影響,京劇創(chuàng)作進入輝煌時期,并成為新文化運動中的一股重要力量。2008年2月,教育部修訂的《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中增加了有關京劇教學的內容,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具體情況,將15首京劇唱段安排在一至九年級,并在試點的基礎上逐步在全國推開。運用文化生活知識,分析京劇的發(fā)展與推廣給我們的啟示。

題型:問答題

孔子學院被譽為21世紀傳播中華文化的“新絲綢之路”。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至2011年11月,全球已有105個國家和地區(qū),建立了350多所孔子學院和500個孔子學堂,全球學習漢語的外國人已達1億人。目前還有76個國家的400多個機構強烈要求申辦孔子學院。孔子學院如雨后春筍一般在世界各地生根發(fā)芽。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說明為什么孔子學院能夠如雨后春筍一般在世界各地生根發(fā)芽?

題型:問答題

民生問題是構建和諧社會、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某校高二某班研究性學習小組在關于民生問題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中收集到關于民生問題的如下資料:文化建設關乎民生幸福,正在建設的國家數(shù)字圖書館福建分館將以國家數(shù)字圖書館館藏資源、技術、服務平臺為支撐、以福建省數(shù)字圖書館為中心,形成輻射全省的數(shù)字資源共享網絡。2015年建成時,通過這一網絡平臺,人們除了可以閱讀福建館300多萬冊、國家圖書館超過2700萬冊的古今中外藏書,還可以領略國家圖書館35635件甲骨文、15000件敦煌遺書等數(shù)字資源鏡像。還通過數(shù)字信息接入系統(tǒng)和大英圖書館、哈佛圖書館等世界一流圖書館進行資源共享。這一平臺還將提供數(shù)字資源長期保存、網絡信息采集等服務,具有福建特色的文化資源信息也將通過這一網絡平臺向全國推廣。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說明國家數(shù)字圖書館福建分館建設數(shù)字資源共享網絡的意義。

題型:問答題

3月11日,美國政府在華盛頓舉行儀式,向中國歸還十余件珍貴文物。這些文物全部為美國國土安全部于2010年收繳,其中包括隋代陶馬、唐代馬雕像、北魏時期陶馬、宋代觀音頭部雕像、北齊石灰?guī)r佛像、清代瓷瓶和明代石質墻頂飾帶。運用所學文化生活知識,分析中美兩國加強合作,打擊文物走私的原因及其目的。

題型:問答題

結合材料,運用唯物辯證法總特征的相關知識,分析蘇繡藝術得以發(fā)揚光大的理論依據。

題型:問答題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有人認為,中國精神是中國文化的核心組成部分,在全球化下看中國精神,實質上就是如何看待全球化浪潮不斷沖擊的本土文化,或者是民族文化的機遇和發(fā)展問題。針對全球化浪潮的不斷沖擊,請你為如何發(fā)展中華民族文化提幾點建議?

題型:問答題

結合文化交流的有關知識,說明舉辦世界園藝博覽會的意義。

題型:問答題

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的舉辦說明了文化生活什么道理?

題型:問答題

飛天夢想、千年夙愿。經過幾代航天科研人員努力和奮斗,中國航天的傳奇還在續(xù)寫: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實行“三步走戰(zhàn)略”:第一步是發(fā)射無人和載人飛船,第一步的任務已經完成;第二步是繼續(xù)突破載人航天的基本技術,發(fā)射神六、神七標志著中國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步計劃;第三步建立永久性的空間試驗室。作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第二步的重要一環(huán),2011年9月29日升空的天宮一號和將于11月升空的“神八”則要首度驗證中國人自己的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由于中國航天人根據我國實際情況,積極探索和掌握探索太空前沿技術,目前我國航天事業(yè)穩(wěn)步發(fā)展前進,基本上沒有走彎路。結合材料用唯物辯證法的發(fā)展觀分析我國航天事業(yè)所取得的成就。

題型:問答題

2010年世界博覽會在上海舉辦。某校高二(1)班同學以“走進博覽、聚焦安徽”為主題開展探究活動。同學們通過查閱、上網等途徑收集資料,組織課堂討論,發(fā)表看法:甲同學:上海世博會是文化世博。中國館的建筑設計凸顯漢字、京劇、中國紅和水墨畫等中國元素,整體布局體現(xiàn)了中華文化悠久的“和諧”思想;國家館館內用高科技手段向觀眾展現(xiàn)古代四大發(fā)明、《清明上河圖》等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華;安徽館以徽派建筑標志性元素“馬頭墻、小青瓦”為外墻裝飾,館內通過徽劇、黃梅戲、鳳陽花鼓等民間藝術的展示,讓觀眾領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質感。請你結合甲同學的發(fā)言,分析說明其中蘊含的中華文化特征。

題型:問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