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甲圖為地震波典型時距曲線(表示地震時縱波和橫波到達不同地震臺站所需的時間)圖,乙圖為某次地震時,M、N、Q三地震臺站測得不同的震中距,并以此為半徑繪成大小不同的圓。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A.3000km
B.3500km
C.4500km
D.4000km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下列甲圖為地震波典型時距曲線(表示地震時縱波和橫波到達不同地震臺站所需的時間)圖,乙圖為某次地震時,M、N、Q三地震臺站測得不同的震中距,并以此為半徑繪成大小不同的圓。讀圖完成下列各題。
A.W1和W2兩者皆無法通過地幔
B.W2造成的破壞最大
C.W1和W2可以在任何物質中傳播
D.能通過地核的是W1
A.巖漿的比重不同
B.各層的厚度不同
C.地震波傳播速度的突然變化
D.巖漿組成物質的不同
冰島是歐洲第二大島,全島11.5%的面積被冰川覆蓋,但冰島是世界上地熱資源最豐富的國家,85%的冰島人口利用地熱取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A.該界面為古登堡界面
B.該界面處只有地震波的縱波能夠穿過
C.該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較大
D.地震波經(jīng)過該界面后傳播速度明顯加快
冰島是歐洲第二大島,全島11.5%的面積被冰川覆蓋,但冰島是世界上地熱資源最豐富的國家,85%的冰島人口利用地熱取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A.地殼
B.上地幔頂部
C.上地幔上部
D.地核
左下圖為某地水平地質剖面圖。某日發(fā)生地震(丙地的地表為震中),根據(jù)甲、乙兩地觀測站的地震波記錄,繪出了地震橫波與縱波的走時曲線圖(右下圖),據(jù)此回答下列各題。
A.橫坐標向右增大,則反映出烈度越來越大
B.①表示甲地的觀測站,②表示乙地的觀測站
C.a線表示縱波走時曲線圖,b線表示橫波走時曲線圖
D.越接近震中的觀測站,其縱波與橫波抵達時間差距越小
最新試題
我國黃土地貌的發(fā)育受制于以下幾個條件:原始地形、黃土的堆積以及水的作用。所以黃土地貌是()、()和()、()(圈層)相互作用的結果。
有關巖石圈的敘述,正確的是()
地球內(nèi)部三個圈層中,地幔位于()
圖中M界面為()
讀地球四個圈層構成示意圖(圖7),回答圖中所示的圈層A、B、C分別為()
地震波橫波(S)和縱波(P)的傳播速度在莫霍面處發(fā)生的顯著變化是()
地震發(fā)生時,當?shù)卦谒袧撚镜娜藭械剑海ǎ?/p>
關于人類活動與地震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中國經(jīng)濟信息網(wǎng)2008年3月25日電,我國首臺擁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12000米超深鉆機日前在川西海相科學探索井(四川省綿竹市孝德鎮(zhèn))川科1井上安裝調(diào)試成功,并正式投入使用。據(jù)此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此次科學鉆井的最大深度位于()
圖中D、H圈層的物質狀態(tài)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