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年2月12日,末代皇帝溥儀退位,結束了清王朝的封建統(tǒng)治。

A.1910
B.1911
C.1912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武昌起義爆發(fā)于()

A.1910
B.1911
C.1912

2.多項選擇題孫中山同意將大總統(tǒng)的職位讓于袁世凱的條件是()。

A.臨時政府設于南京
B.袁世凱到南京就職
C.遵守臨時約法
D.實行三權分立

3.單項選擇題孫中山逝世于()。

A.1924年3月12日
B.1925年3月12日
C.1926年3月12日

4.單項選擇題黃埔軍校全稱為()。

A.中國國民黨軍官學校
B.中國國民黨軍事學校
C.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

5.單項選擇題國民黨一大最為重要的議程是通過了()。

A.《中國國民黨黨綱》
B.《中國國民黨改組宣言》
C.《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

最新試題

有人評論辛亥革命說:“革命之舉,必假借于暴民。天下豈有與暴民共事而能完成者乎?終亦必亡,不過舉身國同斃耳?!边@段話的意思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平均地權”的土地革命綱領對革命的不利影響主要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1924年,孫中山說:“國民黨之民權主義,于間接民權之外,復行直接民權,即為國民者不但有選舉權,且兼有創(chuàng)制、復決、罷官諸權也?!边@體現了新三民主義()。

題型:單項選擇題

孫中山實現由舊三民主義向新三民主義的轉變,其具體因素不包括()。

題型:單項選擇題

材料一體現的是三民主義的哪一內容?在三民主義的指導下制定的憲法是什么?該憲法確立了怎樣的資產階級政體?

題型:問答題

中國近代以來,“師夷長技以制夷”“中體西用”“興辦洋務”“君主立憲”等思想的失敗說明了()。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第二章題目為:人民,共有五、六兩條,其中第六條規(guī)定了人民享有的14項權利。結合所學知識思考,《臨時約法》第二章主要體現了三民主義中的哪一項內容()。

題型:單項選擇題

根據材料二回答,孫中山晚年的政策發(fā)生了什么變化?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題型:問答題

分析其產生變化的原因。

題型:問答題

簡述孫中山在晚年時期其政治思想、政策上都發(fā)生了哪些重大變化?

題型:問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