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求助者,男性,26歲,某學校教師。
案例介紹:求助者在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yè)后,來到某中學任教。班里的學生經常不聽自己的,因此對學生不滿意,經常批評學生,要求學生必須聽自己的。因師生關系苦惱,前來尋求幫助。
心理咨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求助者自尊心較強,爭強好勝,容不得失敗,追求完美。
下面是心理咨詢師和求助者的一段咨詢對話:
咨詢師:你生氣的具體原因是什么呢?
求助者:我經常為學生的事苦惱,他們干什么總不合我的意,我特別看不慣他們做的事,我說他們,他們不聽,說我太認真。這哪象我年輕的時候,我上學時成績門門都是優(yōu)秀。我對學生要求很嚴,學習必須好。但他們不聽我的。
咨詢師:噢,我明白了,你的學生不太聽你的話,這使你很生氣,是這樣嗎?
求助者:對,就是因為他們不聽我的話,惹我生氣。
咨詢師:按你所說,你說話別人就應該聽。
求助者:是的,我是老師,他們當然應該聽我的。
咨詢師:您信奉的是老師講話,學生就應該聽。
求助者:對呀,學生必須聽老師的。
咨詢師:因此,你老師說的話,你肯定聽,他說學生不談戀愛,你就不談,他說應該考博士,你就考博士。
求助者:對……噢,不是這樣的,(沉默)好象不是,我老師讓我讀博士,我也沒讀。
咨詢師:你剛講過學生必須聽老師的,而你又講了你老師讓你考博士,但你沒考,這似乎有些矛盾,請你解釋解釋好嗎?
求助者:(沉默)…….可我說的是對的,他們就應該聽我的呀。
咨詢師:你老師讓你考博士,是對還是錯呢?
求助者:(沉默)難道他們真的可以不聽?
咨詢師:你認為你生氣是由于學生不聽你的話,不按你的意思去辦事,其實學生不按你的要求做是一件事,你要求學生必須象您一樣來要求自己是你的信念。你的信念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信念會導致不同的情緒狀態(tài)。如果你認識到自己現在的情緒狀態(tài)是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所造成的,通過改變它,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緒。
求助者:我好象明白了。
咨詢師:明白了嗎?說不說由你,聽不聽由他們,以后可別多管閑事,自找沒趣了。
A、內容反應
B、情感反應
C、內容表達
D、情感表達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一般資料:求助者,女性,48歲,公司職員。
案例介紹:求助者的兒子在市重點中學讀書,學習成績一直非常優(yōu)秀。高考前,兒子自己放棄了某名牌大學提前錄取的機會,堅持參加高考,但發(fā)揮失常,只被普通院校錄取。求助著非常生氣,怨自己的孩子不爭氣,不給自己張面子,很后悔沒有堅持讓兒子提前錄取。現在內心矛盾,為兒子上普通學校還是復讀一年發(fā)愁,心理覺得不踏實。一個多月來經常發(fā)脾氣,吃不下飯,睡不好覺,經常覺得頭痛,有時覺得心慌,無力。最近工作也出錯,效率下降,受到領導批評。自己的母親又因病住院治療,但自己無心照顧,也覺察到了兄弟姐妹的不滿,感覺非常委屈,于是前來心理咨詢。
心理咨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求助者因當年上山下鄉(xiāng)耽誤了考大學,只讀到初中畢業(yè),把培養(yǎng)兒子當成了自己奮斗的目標?,F在兒子沒有考好,覺得自己的希望破滅了,內心非常痛苦。
A、咨詢師的觀察
B、心理測驗前后對比
C、求助者的體驗
D、解決兒子上學問題
最新試題
對本案例主要的咨詢思路應該是()。
根據職業(yè)活動內在的道德準則,關于“忠誠”含義的理解準確的是()。
引發(fā)求助者問題的心理原因是()。
心理的反映是()的反映。
對具有視覺障礙的學生實行教育,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學習困難的學生在記憶方面的障礙是()。
對該求助者的初步診斷最可能的是()。
下面相關聽覺障礙的學生的描述中準確的有()。
16PF的高分與低分的范圍分別為()。
為了使用“由表及里的邏輯分類方法”對心理問題實行歸類,應該在會談中注意心理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