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下列食物中,不是由國外引入中國的是()。

A.辣椒
B.花椒
C.玉米
D.土豆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2.單項選擇題(),蘇聯(lián)被蒙古軍占有,成為金帳汗國一部分。

A.公元12世紀
B.公元11世紀
C.公元13世紀
D.公元14世紀

3.單項選擇題()以后,沙俄乘機策動外蒙古的活佛和王公們脫離中國,外蒙古宣布“獨立”,成立“大蒙古國”。

A.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
B.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C.甲午戰(zhàn)爭
D.辛亥革命

4.單項選擇題1858年,沙俄通過()將黑龍江以北的外興安嶺地區(qū)占領。

A.《璦琿條約》
B.《北京條約》
C.《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
D.《改訂條約》

5.單項選擇題明朝繼承了元朝對()的統(tǒng)治和主權。

A.緬甸
B.老撾
C.西藏
D.以上都對

最新試題

清代康熙乾隆年間,人口大增,當時全國人口最密集的有太湖流域、()和大運河沿岸地區(qū)。

題型:單項選擇題

()在我國古籍中稱“澤獸”,又名“四不象”,原產(chǎn)于中國長江中下游沼澤地帶,以青草和水草為食物。

題型:單項選擇題

唐代前期,人口密度最高的是以長安為中心的()和以洛陽為中心的都畿道。

題型:單項選擇題

戰(zhàn)國中期以前,三條穩(wěn)定的大型河道,分別見于《禹貢》、()和《漢書》記載,或同時存在,或迭為主次。

題型:單項選擇題

19世紀中葉以后,隨著“洋紙”的傳入和傾銷,傳統(tǒng)的中國造紙業(yè)急劇衰落,造紙業(yè)地理格局發(fā)生大變,()成為中國造紙業(yè)一大中心。

題型:單項選擇題

先秦時期()主要在今天津附近入渤海,在3000年的時間內決口多達1500多次,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

題型:單項選擇題

在我國主要分為三個地段,西北的草原和荒漠、北部的草原和荒漠、東部自北而南分布的各種()。

題型:單項選擇題

明清時期,棉織業(yè)分布地域廣大,其中太湖流域的蘇、松、常三府為全國棉織業(yè)中心,尤其是()所產(chǎn)最為精良,不僅行銷全國,還遠銷日本,號稱“衣被天下”。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中國大陸地區(qū)森林覆蓋率為49.6%,南方地區(qū)甚至超過90%。華北平原和中原地區(qū),森林茂密,禽獸逼人。

題型:單項選擇題

用竹子造紙,原料容易獲取,因此,竹紙從()開始出現(xiàn)之后,成為南方常用的造紙原料。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