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mm B.2-4mm C.2-3mm D.0.5mm以下
A.去毛 B.去蘆 C.去核 D.去心
A.大蒜 B.細辛 C.澤瀉 D.畢澄茄
A.白礬 B.豆腐 C.姜汁 D.羊脂油
A.緩和藥物的燥性、吸附油脂 B.祛痰殺蟲、收斂燥濕 C.具有沉淀與吸附作用 D.加熱后溫度高傳熱快使堅硬的藥物炒后質(zhì)地松脆
A.補中益氣、健脾和胃 B.清熱利濕、化痰軟堅 C.溫中和胃、澀腸止瀉 D.清熱解暑、利尿
最新試題
大黃的性狀特征是()
麩炒時,每100公斤藥物用麩()。
舉例說明砂炒的操作方法?
須挖去毛的藥物是()。
口服苦杏仁在胃腸道內(nèi)可轉(zhuǎn)化為氫氰酸,量大時足以致死()
山茱萸的炮制方法是()。
中藥炮制研究的內(nèi)容很多,其中最關鍵的是()。
砂炒的目的是()。
麻黃的加工方法是()。
炒后產(chǎn)生焦香氣味,增強健脾消食作用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