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15歲。頭痛、嘔吐頻繁,頸項強直,角弓反張。送檢腦脊液標本,病理學檢查顯示,標本呈乳白色、混濁,試管底部有少量塊狀沉淀。
該患者腦脊液中葡萄糖和蛋白質(zhì)的變化特點應是()
A.無變化
B.葡萄糖增高,蛋白質(zhì)顯著增高
C.葡萄糖減低,蛋白質(zhì)顯著減低
D.葡萄糖增高,蛋白質(zhì)顯著減低
E.葡萄糖減低,蛋白質(zhì)顯著增高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患者男性,15歲。頭痛、嘔吐頻繁,頸項強直,角弓反張。送檢腦脊液標本,病理學檢查顯示,標本呈乳白色、混濁,試管底部有少量塊狀沉淀。
在該患者腦脊液標本中最可能顯著增高的細胞是()
A.中性粒細胞
B.淋巴細胞
C.嗜酸性粒細胞
D.單核細胞
E.紅細胞
患者男性,15歲。頭痛、嘔吐頻繁,頸項強直,角弓反張。送檢腦脊液標本,病理學檢查顯示,標本呈乳白色、混濁,試管底部有少量塊狀沉淀。
根據(jù)上述描述,該患者腦脊液穿刺的最佳時機應是()
A、發(fā)病后1~3周
B、發(fā)病后5~7天
C、發(fā)病后3~5天
D、發(fā)病后2~4天
E、發(fā)病后1~2天
患者男性,24歲。發(fā)熱、咽喉疼痛伴齒齦出血2周。淺表淋巴結(jié)和肝、脾輕度腫大,胸骨壓痛明顯。外周血檢查,Hb70g/L;WBC2.8×109/L;PLT42×109/L。骨髓增生明顯活躍,原始細胞占55%,原始細胞過氧化物酶染色弱陽性,非特異性酯酶染色陽性,陽性反應可被NaF抑制。
該型白血病分為幾種亞型()
A.2型
B.3型
C.4型
D.5型
E.6型
患者男性,24歲。發(fā)熱、咽喉疼痛伴齒齦出血2周。淺表淋巴結(jié)和肝、脾輕度腫大,胸骨壓痛明顯。外周血檢查,Hb70g/L;WBC2.8×109/L;PLT42×109/L。骨髓增生明顯活躍,原始細胞占55%,原始細胞過氧化物酶染色弱陽性,非特異性酯酶染色陽性,陽性反應可被NaF抑制。
該型白血病最突出的臨床表現(xiàn)為()
A.細菌感染
B.皮膚黏膜損害
C.巨脾
D.病毒感染
E.貧血
患者男性,24歲。發(fā)熱、咽喉疼痛伴齒齦出血2周。淺表淋巴結(jié)和肝、脾輕度腫大,胸骨壓痛明顯。外周血檢查,Hb70g/L;WBC2.8×109/L;PLT42×109/L。骨髓增生明顯活躍,原始細胞占55%,原始細胞過氧化物酶染色弱陽性,非特異性酯酶染色陽性,陽性反應可被NaF抑制。
增生的原始細胞為()
A.粒細胞
B.紅細胞
C.單核細胞
D.巨核細胞
E.漿細胞
最新試題
臨床生化分析儀的類型不包括()。
患者男,40歲,因“右上腹悶脹不適,噯氣,厭食油膩食物”入院,查體:右上腹壓痛、可摳及膽囊腫大,B超結(jié)果顯示:膽囊結(jié)石,糞便呈白陶土樣,尿液膽紅素和尿膽原的結(jié)果分別為()。
血漿結(jié)合鈣主要是指()。
關于結(jié)合膽紅素化學特性的敘述,錯誤的是()。
尿中檢測本周蛋白,最常見于()。
患者男,30歲。因急性胃腸炎就診,醫(yī)生初步診斷為食物中毒,經(jīng)細菌學培養(yǎng),在血平板上有明顯的β溶血環(huán),觸酶陽性,可能性最大的細菌是()。
從發(fā)病原因上分析,該疾病()。
假如該細菌為糞腸球菌,不能用于治療的抗生素是()。
具有CD3-、CD16+、CD56+典型表面標志性抗原的淋巴細胞是()。
患者男,40歲,因為腹痛腹瀉入院,大便每日可達10~15次之多,便時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和里急后重。大便帶血和黏液,多呈暗紅色或紫紅色,糊狀,具有腥臭味。最可能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