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適用于施工合同范圍以內零星工程的確認
B.承包人原因導致的人工、設備窩工及有關損失
C.在工程施工過程中發(fā)生變更后需要現(xiàn)場確認的工程量
D.符合施工合同規(guī)定的承包人原因引起的工程量或費用增減
E.確認修改施工方案引起的工程量或費用增減,以及工程變更導致的工程施工措施費增減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和情況的簡單描述;合同依據(jù)的條款和理由
B.有關后續(xù)資料的提供,包括及時記錄和提供事件發(fā)展的動態(tài)
C.對工程成本和工期產生的不利影響及其嚴重程度的初步評估
D.聲明、告知擬進行相關索賠的意向
E.索賠事項的相關證明材料
A.施工中發(fā)包人對原工程設計進行變更,應提前7天向承包人發(fā)出變更通知
B.承包人對于發(fā)包人的變更通知沒有拒絕的權利,這是合同賦予發(fā)包人的一項權利
C.變更超過原設計標準或批準的建設規(guī)模時,發(fā)包人應報規(guī)劃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重新審查批準,并由原設計單位提供變更的相應圖紙和說明
D.承包人按照監(jiān)理工程師發(fā)出的變更通知及有關要求變更
E.施工中承包人為了施工方便,可以對原工程設計進行變更
A.合同沒有約定且材料、工程設備單價變化超過5%時,超過部分的價格應進行調整
B.因非承包人原因導致工期延誤的,計劃進度日期后續(xù)工程的價格應采用計劃進度日期與實際進度日期兩者的較低者
C.因承包人原因導致工期延誤的,計劃進度日期后續(xù)工程的價格應采用計劃進度日期與實際進度日期兩者的較高者
D.合理調價制度的法律基礎是合同風險的公平合理分擔原則
E.物價變化合同價款調整方法有價格指數(shù)調整法和造價信息差額調整法
A.工程量偏差在15%以內,采用已標價項目的綜合單價
B.工程量增加15%以上時,增加部分的綜合單價應予調高
C.工程量增加15%以上時,增加部分的綜合單價應予調低
D.工程量減少15%以上時,減少后剩余部分的綜合單價應予調高
E.工程量減少15%以上時,減少后剩余部分的綜合單價應予調低
A.發(fā)包人應按照合同約定的質量保證金比例從結算款中預留質量保證金
B.承包人未按照合同約定履行屬于自身責任的工程缺陷修復義務的,發(fā)包人有權從質量保證金中扣除用于缺陷修復的各項支出
C.在合同約定的缺陷責任期終止后,發(fā)包人應按照合同中最終結清的相關規(guī)定,將剩余的質量保證金返還給承包人
D.剩余質量保證金的返還,可以免除承包人按照合同約定應承擔的質量保修責任和應履行的質量保修義務
最新試題
關于施工中變更的程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關于固定資產折舊的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shù)總和法,說法正確的是()。
關于設備租賃費用的構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下列關于施工合同的觀點中正確的是()。
項目融資又叫無追索權融資方式,其含義是項目負債的償還,只依靠()來保證。
某工程按基準日期的價格計算的進度款為100萬元,包括已按現(xiàn)行價格計算的計日工價款為1.8萬元,發(fā)承包雙方確認應增加的索賠金額2.2萬元。計算調值公式中的固定系數(shù)為0.2,相關成本要素中,鋼材價格指數(shù)上升了10%,人工費上升了15%,鋼材費和人工費分別占合同調值部分的20%和30%。按照調整公式,應該調整的合同價款差額為()萬元。
對于建設工程,利用價值工程原理提高技術方案經濟效果最佳的階段是()。
關于清單中措施項目編制的說法,正確的是()。
某項目工程造價為2.5億元,增值稅率為9%,該項目的增值稅銷項稅額為()萬元。
關于項目特征的表述,正確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