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59歲。因胸悶、憋喘1個月入院。查體:慢性病容,雙下肺叩診呈濁音,雙下肺呼吸音減弱。X線:雙側(cè)胸腔積液。胸水常規(guī):血性積液,蛋白定性(++),比重1.020,紅細胞計數(shù)112×106/L,有核細胞計數(shù)為682×106/L。胸水脫落細胞學(xué)檢查:有異常細胞,胞體較大,圓形或卵圓形,散在或呈桑葚狀排列,胞質(zhì)豐富,有些細胞胞質(zhì)內(nèi)出現(xiàn)黏液空泡,核深染,染色質(zhì)呈粗顆粒狀或塊狀。
根據(jù)胸水脫落細胞學(xué)檢查,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
A.分化較好的腺癌
B.角化型鱗癌
C.非角化型鱗癌
D.未分化癌
E.分化較差的腺癌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患者女性,32歲。外陰瘙癢、白帶增多、惡臭1周就診。無不潔性交史。婦檢:白帶多,余未見異常。白帶常規(guī):鱗狀上皮細胞間可見大量短小的桿菌和線索細胞。
下列不是診斷加德納菌性陰道炎的指標的是()
A.陰道分泌物稀薄均勻
B.細菌革蘭染色陽性
C.分泌物pH>4.5
D.胺試驗陽性
E.檢出線索細胞
患者女性,32歲。外陰瘙癢、白帶增多、惡臭1周就診。無不潔性交史。婦檢:白帶多,余未見異常。白帶常規(guī):鱗狀上皮細胞間可見大量短小的桿菌和線索細胞。
白帶常規(guī):鏡下見少量陰道桿菌和上皮細胞,白細胞15~30/HP,其清潔度分級是()
A.Ⅰ度
B.Ⅱ度
C.Ⅲ度
D.Ⅳ度
E.Ⅴ度
患者女性,32歲。外陰瘙癢、白帶增多、惡臭1周就診。無不潔性交史。婦檢:白帶多,余未見異常。白帶常規(guī):鱗狀上皮細胞間可見大量短小的桿菌和線索細胞。
患者白帶性狀是()
A.泡沫狀白帶
B.黃色膿性白帶
C.豆腐渣樣白帶
D.血性白帶
E.奶油狀白帶
患者女性,32歲。外陰瘙癢、白帶增多、惡臭1周就診。無不潔性交史。婦檢:白帶多,余未見異常。白帶常規(guī):鱗狀上皮細胞間可見大量短小的桿菌和線索細胞。
患者可能是哪一種微生物感染()
A.杜克雷嗜血菌
B.杜諾凡菌
C.陰道加德納菌
D.乳酸桿菌
E.淋病奈瑟菌
患者男性,47歲。間斷咳嗽、咳痰、喘息10年,查體:雙肺可聞及哮鳴音,痰液檢查顯示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該患者痰液檢查發(fā)現(xiàn)下述各項中有助于診斷的是()
A.肺泡吞噬細胞
B.結(jié)核桿菌
C.夏科-萊登結(jié)晶
D.柱狀上皮細胞
E.膽固醇結(jié)晶
最新試題
患兒目前可能的診斷是()
如果ANA滴度為1:16000,抗dsDNA抗體陽性,此時ANA的熒光圖譜通常為()
痰培養(yǎng)結(jié)果為肺炎鏈球菌,關(guān)于該菌生物學(xué)特性描述正確的是()。
下列有關(guān)志賀菌致病機制正確的是()
提示:若胸片示雙肺有多發(fā)性小斑片狀陰影,可見小氣囊,肋膈角變鈍。血常規(guī):白細胞計數(shù)28×10/L,中性粒細胞0.8,淋巴0.2。且痰標本在普通培養(yǎng)基上生長。該病的診斷為()
患兒可能的診斷為()
提示:肥達試驗結(jié)果為:H1:160,O1:160,TA1:40,TB1:40,TC1:40.肥達試驗結(jié)果提示()
若取痰液培養(yǎng),流感嗜血桿菌陽性結(jié)果的特點是()
為明確診斷,首先應(yīng)進行的檢查有()
如果還發(fā)現(xiàn)抗Sm抗體、狼瘡抗凝物陽性,則應(yīng)首先考慮何種疾病所致慢性腎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