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每周評論》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最新試題
民國初年一批以采寫新聞通訊著稱的記者活躍在中國新聞界,他們的代表是()。
題型:多項選擇題
新聞教育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完全停頓。()
題型:判斷題
1926年吳鼎昌、胡政之、張季鸞組成“新記公司”,于9月1日續(xù)刊已經停刊的天津《大公報》,史稱新記《大公報》。
題型:判斷題
改革開放全面展開時期,恢復活動的中國記協(xié)設置和評選了以下哪些獎項?()
題型:多項選擇題
1995年6月,黎智英在香港創(chuàng)辦(),在當時的香港報業(yè)市場掀起了一場號稱“割喉大戰(zhàn)”的減價戰(zhàn)。
題型:單項選擇題
范長江1935年5月取得《大公報》旅行記者身份,1938年秋天離開,在《大公報》工作了三年多時間。范長江作為“一代名記者”的成績,主要在這期間。其采訪活動中,最重要的有兩項()
題型:多項選擇題
中國人建立的第一座國營廣播電臺是1926年創(chuàng)辦的哈爾濱廣播電臺。
題型:判斷題
抗戰(zhàn)時期,許多外國記者來到中國,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進行采訪報道,最著名的是()。
題型:多項選擇題
1928年至1937年,中國政局的基本特點是國共兩極政權并立。在此格局下,三種性質的新聞事業(yè)成鼎足發(fā)展態(tài)勢,即()
題型:多項選擇題
在下列報人中,屬于資產階級革命派政論家的有()。
題型:多項選擇題